第759章 非是无刚难决计为江山暂把锋芒覆(2 / 6)

李嵩笑了笑,端起茶盏却不饮,茶盖在盏沿刮出细碎的声响:“律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

如今瓦剌在宣府卫外徘徊,边军需三万石冬粮、五千领棉甲,户部……却凑不齐。

您若附议,明日便可拨付;若不附议,李默副总兵那边,怕是要眼睁睁看着士卒冻饿至死。”

这话像冰锥刺进谢渊心里。

昨日他刚收到李默的急报,说宣府卫已有三名士卒冻毙,若粮饷再迟,恐生哗变——而哗变之日,便是瓦剌趁虚而入之时。

“李大人这是要挟?”

谢渊的声音沉得像浸了冰,指节在案上攥得白。

李嵩却不以为意,将玉扳指在指间转了一圈:“老夫只是‘为社稷’,谢大人若懂时务,便该知道,附议是唯一的路。

您掌军政,总不想落个‘见死不救’的骂名吧?”

送走李嵩,谢渊走到案前,再次拿起狼毫笔。

笔尖的墨已有些干涸,他蘸了蘸墨池,墨汁滴在疏文“谢渊”

二字左侧,染出一个小黑点。

他忽然想起秦飞昨夜的密报:石崇与徐靖私通瓦剌使者,密信里写着“若易储事成,许瓦剌岁币十万两、大同卫三城”

——李嵩此刻逼他附议,怕是早已与旧党勾结,要借易储卖国行逆。

笔杆在掌心转了两圈,终究还是悬着,没敢落下——他若落墨,便是旧党的帮凶;若不落,边军士卒的性命又该如何?

秦飞乔装成亲兵,袖口沾着墨痕,手里捧着一卷密档,悄无声息地溜进衙署。

“大人,玄夜卫查到徐靖与瓦剌使者的密信,还有李嵩府中账册的副本。”

秦飞将密档摊开,瓦剌文字的密信旁,附有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的译稿:“若谢渊拒签,便借粮饷短缺逼边军哗变,再以‘平叛’之名调诏狱卫卒拿下谢渊,拥立萧恪。”

账册上则清晰记着“冬粮三万石,售与瓦剌,得银五万两,分存徐靖、李嵩私库”

谢渊的指节在密信上按得白,墨痕沾了满指:“好个旧党!

竟私吞军粮、勾结外患,置边军士卒于不顾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怒火:“秦飞,你即刻去东宫见岳谦,让他加派两百精锐守东宫,防徐靖狗急跳墙;再去户部找陈忠侍郎,让他暗中核查冬粮去向,若有李嵩的调粮手令,即刻抄录。”

秦飞领命要走,谢渊又补充道:“林文侍郎那边,你派暗探盯着,他若有异动,先别惊动,看他与哪些人联络。”

秦飞走后,谢渊再次悬笔。

窗外的风裹着寒气灌进来,吹得烛火剧烈晃动,笔尖的墨汁又滴了一滴,落在“谢渊”

二字右侧,与左侧的黑点对称,像一双盯着他的眼睛。

他忽然想起《皇吴祖训》里太祖萧武的话:“直臣当以社稷为重,虽万死而不辞,然万死之前,需护苍生。”

若他拒签,边军哗变、瓦剌入侵,苍生必遭涂炭;若他附签,旧党得逞、江山易主,社稷亦会倾覆。

两难之间,笔杆在指间微微颤抖,墨痕在疏文上晕开,渐渐连成一小片。

林文偷偷来到兵部。

他脸色苍白,袖口沾着泪痕,见了谢渊便“噗通”

跪倒,声音带着哭腔:“谢大人,臣有罪!

李嵩拿臣妻儿要挟,说臣若不签疏,便将臣妻儿打入诏狱,臣……臣只能从命!”

谢渊扶起林文,递给他一杯热茶,指尖触到林文的手,冰凉得像块铁。

“林大人不必自责,旧党胁迫,非你之过。”

谢渊的声音放柔,“你可知李嵩与徐靖还有哪些阴谋?比如他们何时调卫卒,或是萧恪是否知情?”

林文喝了口热茶,身子才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