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随其后,甲片碰撞声在晨雾中格外清晰。
路过南宫时,他抬头望了一眼,角楼的灯已亮了,小内监应该正在给太上皇复命。
他在心里默念:太上皇,您放心,新阵能御瓦剌,大吴的江山,定能守住。
晨漏二刻,太和殿的钟声响起。
谢渊随着百官入殿,英国公、李嵩站在前列,眼神里带着几分得意。
王显率先出列,捧着参奏折:“陛下,谢渊练新阵,耗费银粮无数,太上皇问其能否御瓦剌,他却含糊其辞,只颔不细说,显是欺瞒太上皇,欺瞒陛下,请陛下严惩!”
谢渊出列,躬身道:“陛下,臣不敢欺瞒。
昨日夜巡,南宫小内监确传太上皇谕,问新阵能否御瓦剌,臣已据实回‘新阵熟练,新弩可穿三层甲,能御瓦剌’,绝非含糊其辞。
臣还有证据,证明王显参奏不实,且英国公、李嵩暗中密谋,欲借太上皇问谕构陷臣!”
他递上密报、旧档、私兵草图,秦飞、张启、小内监(被传召入朝)相继作证。
萧栎翻看证据,脸色骤沉:“英国公、李嵩,你们竟敢借太上皇构陷忠良,私探军阵,该当何罪?王显贪腐包庇,欺君罔上,打入诏狱署!”
三人跪地求饶,萧栎却不为所动,准了谢渊推广新阵的奏折,还命太上皇近侍传话:“谢渊练阵有功,可放心用之。”
退朝后,谢渊走出太和殿,阳光洒在鳞甲上,暖融融的。
他望向团营方向,那里的操练声隐约传来,像一曲胜利的歌。
他知道,新阵推广后,边军定能挡住瓦剌,大吴的江山,定能安稳。
片尾
一月后,瓦剌骑兵果然犯宣府卫,谢渊派岳谦率团营赴援,用“三层御敌阵”
迎敌。
神机营新弩先射,穿瓦剌铁甲,毙敌数百;五军营刀手补位,挡骑兵冲锋;三千营从两侧包抄,断敌退路,终大败瓦剌,收复失地。
捷报传回京师,萧栎龙颜大悦,下旨嘉奖谢渊及团营士卒。
南宫太上皇闻捷报,派近侍送来一幅元兴帝北征时的《江山图》,附言“新阵御敌,不负先帝,不负江山”
。
谢渊将《江山图》挂在营署,每日观之,以警醒自己“练兵为护江山,非为个人功绩”
。
英国公、李嵩因构陷忠良、私探军阵,被削去爵位,贬为庶民;王显贪腐案审结,判流放三千里。
勋贵经此一事后,再不敢干预军政,团营新阵得以在边军全面推广,大吴边防日益稳固。
数年后,瓦剌再不敢犯大吴边境,百姓安居乐业,皆颂谢渊之功。
团营校场的“三层御敌阵”
石刻,与南宫的《江山图》一道,成为大吴强军护边的永恒见证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卷尾语
夜巡传谕案,以夜漏三刻谢渊巡营始,以晨漏二刻朝堂破局终,短短六时辰,浓缩了“帝系间隙与军政博弈”
的复杂图景。
谢渊未因“太上皇问谕”
而慌乱,未因勋贵构陷而退缩,以“默然颔应谕避陷阱、查勋贵密谋收实据、借朝堂对质破阴谋”
为策,将一场可能引“帝系猜忌”
的危机,转化为推广新阵、稳固边防的契机——此案暗合明代“于谦借阵法破瓦剌,化解南宫政治风险”
的历史实态,更揭封建朝堂“任何军政革新,皆需兼顾帝系平衡与民心向背”
的深层逻辑。
从心理与策略维度观之,谢渊的应对展现了“刚柔并济”
的极致:对勋贵构陷的“刚”
(收证据、参贪腐),是为破阴谋、护新阵;对太上皇问谕的“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