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0章 莫道御敌无良策民心作盾阵为甲(1 / 7)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兵志》卷二十六《阵法篇》载:“成武年,谢渊取宣府卫拒瓦剌、大同卫守要塞之实战复盘,参边军百户陈猛‘百步御骑’之策,创‘三层御敌阵’——神机营居前,弩手列‘品’字阵,百步齐射新弩,期穿瓦剌铁甲;五军营居中,循永熙帝时《鸳鸯阵图谱》改良,盾手护前、长枪刺侧、刀手补隙,御骑兵冲锋之锐;三千营居后,骑兵列‘锋矢阵’待命,备机动驰援、断敌退路,总期‘拒瓦剌骑兵于百步外,不令近京营寸土’。

时太上皇萧桓居南宫,自瓦剌归后久未预军政,然北塞边警日急,宣府卫、大同卫战报三日内五至,偶召近侍询边防事,语间常含忧色。”

是夜,谢渊携《三层御敌阵图》夜巡团营,校场残灯如星,映得阵前青石板上的“步痕标记”

格外清晰——那是士卒白日操练时,按“五步一立、十步一变”

刻下的浅痕,尚留着未散的汗渍。

他正蹲身查勘五军营的盾阵衔接处,忽闻身后有轻响,转身见一名身着青布袍的南宫小内监立在灯影里,手里捧着鎏金纹锦盒,指尖攥得盒沿白,显是一路疾奔而来。

内监传谕,问“新式阵法可御瓦剌否”

,语气温吞,却藏着难掩的局促。

此谕看似寻常问边,实则暗流早已汹涌:英国公恐新阵成后,私兵优势尽失,先遣府中长史携“宣德窑青花瓷瓶”

贿南宫总管,求其“若太上皇问阵,便引话至‘谢渊练阵不禀南宫’”

;李嵩则暗命吏部主事伪造“新阵耗银万两、挪用漕粮三千石”

的假账,欲借“罔顾国库”

构陷;更密嘱内监,若谢渊回应稍涉“自夸”

,便添油加醋报于勋贵,再唆御史参其“借阵法媚上,罔顾元兴帝时‘勋贵参赞军政’之祖制”

谢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鳞甲肩处的旧痕——那是岳峰战瓦剌时留下的箭凹,此刻似还带着边地的寒气。

他瞬明其险:若直言“阵可御敌”

,恐被解为“专擅夸功”

;若默然不答,又显“心虚无策”

终以“默然颔”

应之,既以沉毅姿态回太上皇之忧,又不授勋贵“添油加醋”

之柄。

转身即命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:“派暗探查内监来时路径,看是否与勋贵府人接触;再令张启主事核吏部近日‘军饷支用账’,查假账痕迹。”

玄夜卫果于南宫墙外的老槐树下,截获英国公府长史遗落的瓷瓶碎片,又在吏部档房寻得李嵩授意伪造的假账底稿,勋贵密谋之证遂成。

夜巡营火透鳞甲,阵影横斜护帝家。

弩弦冷浸三更月,步痕浅印半阶沙。

内监传谕眉凝忧,锦盒藏私怕人察。

直臣颔藏机锋,暗辨奸邪在影斜。

贵戚暗窥南宫月,瓷瓶贿得近侍话。

边警频传北塞沙,瓦剌蹄声近帝榻。

莫道御敌无良策,民心作盾阵为甲。

血痕浸甲承忠骨,不教胡尘染帝纱。

夜巡的营火裹着潮气,舔过谢渊鳞甲的旧痕——那道箭凹是岳峰战瓦剌时留的,血锈浸在甲缝里,连月色都染得沉。

阵影在青石板上叠着,不仅是神机营“品”

字阵的轮廓,还有阴影里玄夜卫暗哨的剪影,他们按着腰间的令牌,盯着校场外围的老槐树——昨夜定国公府私兵就是在那树下,偷描新阵的草图。

三更的月亮凉得像新弩的铜臂,弩弦绷着,映着霜色。

沙阶上的步痕是士卒白日操练踩的,深一脚浅一脚,却在第七阶处多了个陌生的鞋印——鞋尖窄,是勋贵府私兵常穿的样式,沙粒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