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4章 莫道孤臣能独断庙堂博弈寸心惊(5 / 6)

刻召张尧、萧恒议事:“需从神机营、五军营各调一千五百兵,明日出。”

张尧却道:“新兵刚整训,恐难作战,不如从预备兵中调拨。”

谢渊道:“预备兵尚未操练,派去便是送死!”

萧恒附和:“监军有权建议兵源,我等认为预备兵可派!”

双方争执不下,谢渊只得奏请萧栎裁决。

萧栎最终批复:“各调一千,新旧搭配。”

谢渊深知,这是皇帝再次平衡——既不让勋贵完全掌控兵权,也不让自己独断。

酉时一刻,谢渊亲自挑选驰援士卒,将勋贵举荐的预备兵与老兵混编,又命岳谦亲自统领:“务必确保新兵安全,若遇战事,以老兵为主。”

岳谦领命而去。

张尧见谢渊未派纯预备兵,心中不满,却也无可奈何。

此时,李嵩派人送来书信,称“愿协助清退剩余虚额,条件是保刘达等旧将留任”

谢渊看后冷笑——李嵩想以“妥协”

换利益。

他回信:“清退虚额可商,留任贪腐将领绝无可能。”

李嵩见利诱不成,便散布流言:“谢渊借整改之名,安插亲信,欲谋京营兵权。”

酉时三刻,流言传入宫中,萧栎召谢渊问话:“卿可知外间传言?”

谢渊坦然道:“陛下,臣所荐将领皆为边卫有功之人,可查战绩;若陛下不信,可命周显监督任免。”

萧栎见他坦荡,又念及边卫驰援在即,便不再追问:“卿专心整改,莫要理会流言。”

次日辰时,京营驰援部队出,谢渊亲自送行。

望着远去的队伍,他对杨武道:“待驰援归来,便是替换旧将的时机。”

此时,户部终于拨付剩余欠饷,张文亲自送来:“谢大人,此前延误乃账目混乱,非故意为之。”

谢渊知他服软,也不为难:“既如此,既往不咎,今后饷银需按时拨付。”

巳时一刻,谢渊开始整顿军械库,现神机营仍有千余铅弹被刘达私藏。

他不再犹豫,命秦飞将刘达拿下:“私藏军械,延误边卫驰援,按律当斩!”

张尧闻讯赶来阻拦:“刘达乃老臣,愿以家产赎罪!”

谢渊道:“军法如山,岂能私了?”

当即奏请萧栎,以“斩立决”

处置刘达——这是整改以来,谢渊次严惩勋贵亲信。

萧栎接到奏报,沉吟半晌——他明白谢渊是在试探底线。

最终批复:“准奏,但需安抚张尧,许其举荐新副将。”

谢渊接旨,心中松了口气——皇帝虽维护勋贵,却也认可了他的军法处置。

午时一刻,刘达被斩于营前,京营震动,勋贵旧将再不敢公然抗命。

谢渊趁机清退剩余虚额,将预备兵中的勋贵亲信替换为边卫老兵。

张尧、萧恒虽怒,却因刘达之死不敢再阻。

李嵩见势不妙,也收敛了小动作。

此时,边卫传来捷报:“京营驰援部队大败瓦剌,岳谦将军立功!”

萧栎大喜,召谢渊入宫:“卿整改有功,朕欲加你‘少傅’衔。”

谢渊推辞:“此乃将士用命之功,臣恳请陛下将赏赐转赠阵亡士卒家属。”

萧栎赞道:“卿公而忘私,朕准奏。”

同时下旨:“京营整改延期三月,由谢卿全权处置,勋贵不得干预。”

谢渊知道,这是皇帝对他的最终认可——以一场胜仗证明了改革的价值,也让勋贵再无反驳的理由。

未时三刻,谢渊返回京营,张尧、萧恒前来见礼,态度已不复往日傲慢。

谢渊道:“两位监军若愿协助整顿,可负责士卒优抚;若不愿,可奏请陛下回京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