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0章 权高岂止群小忌功盛偏教帝心惊(2 / 10)

谢渊率兵部官员跪地,听周显宣读圣旨。

当“暂卸御史台及兵部日常事务”

“总领河工,前往开封”

的字句传入耳中时,他的身体微微一僵。

他猛地抬头,看向周显——这不是简单的差遣,是明晃晃的外放,是剥夺他的中枢权力。

“臣……领旨谢恩。”

谢渊的声音有些干涩,却依旧沉稳。

他知道,君命难违,更何况,黄河决口确实关乎十万流民的性命,他不能推辞。

周显收起圣旨,走上前扶起他,低声道:“谢大人,陛下也是无奈,黄河灾情紧急,非重臣不能镇住局面。”

谢渊看着他,嘴角扯出一丝苦笑:“周大人不必宽慰我,我明白。”

他岂止明白,他更清楚,这“无奈”

背后,是帝王对他日益增长的猜忌。

李嵩伏诛后,他在朝堂的权重无人能及,萧栎这是在“削权”

,也是在“试探”

“谢大人何时动身?”

周显问道。

“明日一早就走。”

谢渊道,“兵部事务,我已交代给杨武,让他遇事多请示陛下。

御史台那边,张文暂代,还请周大人多照拂,别让李嵩旧部钻了空子。”

周显点头:“大人放心,玄夜卫会盯着。”

他犹豫了一下,又补充道:“陛下特意交代,河工所需银两、粮草,户部会优先拨付,若有地方官刁难,可直接以玄夜卫令牌拿人。”

谢渊心中一动——萧栎虽外遣他,却也给了他临机处置之权,这既是信任,也是束缚。

他拱手道:“替我谢陛下。”

周显走后,杨武忍不住道:“大人,陛下这是明摆着削您的权!

黄河河工历来是烫手山芋,多少重臣栽在上面,您不能去啊!”

“不去?”

谢渊坐下,端起茶杯,却没喝,“黄河决口,流民遍野,我若不去,难道看着百姓受苦?再说,君命已下,我能抗旨吗?”

“可……”

杨武还想争辩,却被谢渊打断:“你按我说的,把兵部的军籍册、边卫调度文书整理好,明日一早交给我。

另外,去太医院取些治疗风寒、痢疾的药材,我带往开封,流民中定有不少患病的。”

杨武看着谢渊坚定的眼神,知道再多说无益,只得躬身道:“属下这就去办。”

待杨武走后,谢渊独自坐在正堂,望着窗外的天色。

他想起德胜门之战,萧栎握着他的手说“谢卿是大吴的柱石”

;想起南宫供给案,萧栎拍案道“天塌下来,朕顶着”

不过数月,帝王的态度便已天翻地覆。

他不怨萧栎——身处那个位置,猜忌是常态,制衡是本能。

他只是担忧,自己离京后,南宫的德佑帝,会不会再受委屈?李嵩旧部,会不会死灰复燃?

“南宫……”

谢渊低声自语,起身拿起纸笔,写下一道《请饬南宫供给疏》,反复叮嘱“棉衣需厚实,炭火需足量,医官需每日问诊”

,写完后,仔细封好,交给心腹校尉:“明日一早,务必亲手交给南宫刘公公,让他转呈陛下。”

次日清晨,兵部衙门外,车马早已备好。

谢渊穿着一身素色官袍,没有带过多随从,只挑了十名精干的亲兵,还有杨武为他准备的药材、文书。

“大人,”

杨武递上一个木匣,“这里面是您常用的兵符副本,还有御史台的弹劾印鉴,您带着,以防万一。”

谢渊接过木匣,却又推了回去:“兵符交还给兵部,弹劾印鉴交给张文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