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7章 御案灯昏密报寒南宫风漏惹忧叹(3 / 7)

他重新坐回御座,将密报折起压在镇纸下,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,节奏急促,泄露了内心的不安。

不多时,周显的脚步声从廊外传来,停在门口时刻意放轻,却仍逃不过萧栎的耳朵。

“臣周显参见陛下。”

周显跪地时,袍角扫过金砖,出细微的摩擦声。

“密报上的事,你核实清楚了?”

萧栎没有让他起身,开门见山。

周显的头埋得更低:“回陛下,臣已命北司指挥使秦飞亲赴南宫核查,哨卒与守门校尉均画押作证,杨武确系未持御批,私带匠人入内修缮。”

他顿了顿,刻意压低声音,“臣还查到,杨武入南宫后,与南宫内侍刘公公密谈近一炷香,具体所言不详,但两人神情颇为凝重。”

“密谈?”

萧栎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
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——谢渊通过杨武与南宫暗通款曲。

“秦飞为何不亲自奏报?”

他追问,语气带着审视。

周显连忙答道:“秦飞与谢太保素有旧交,恐是碍于情面,有所隐瞒。

臣以为,谢太保近日常派亲信出入南宫,送炭送粮,名为体恤,实则恐在联络旧臣,为日后……”

他没有说完,却故意留下悬念。

萧栎的脸色沉了下来。

周显的话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他心中最阴暗的角落。

他想起前几日李嵩递来的奏疏,弹劾“谢渊培植亲信,独断兵部”

,当时他以为是李嵩挟私报复,如今看来,未必全是虚言。

“你继续盯着,”

他缓缓道,“谢渊与南宫的任何往来,哪怕是送一碗粥,也要据实奏报。

另外,查秦飞与谢渊的往来,若有隐瞒,一并参劾。”

“臣遵旨。”

周显叩退下,萧栎却仍盯着门口,仿佛能看见谢渊与杨武密谈的场景。

他拿起镇纸下的密报,指尖用力,将纸页揉成一团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——信任一旦破碎,再想拼凑,便是千难万难。

周显退去后,御书房陷入死寂,只剩下烛火“噼啪”

作响的声音。

萧栎将揉成团的密报扔在案角,目光落在墙上的《大吴疆域图》上,视线却没有焦点。

他想起小时候,德佑帝还不是皇帝,曾抱着他在御花园放风筝,笑着说“等哥哥当了皇帝,让你当兵马大元帅”

;想起德胜门之役,谢渊浑身是血地跪在他面前,说“臣誓死保卫京师”

那些温暖的记忆,此刻却像针一样扎着他的心。

“伦理……皇权……”

他低声呢喃。

作为弟弟,他该体恤德佑帝,让他在南宫安度晚年;作为皇帝,他必须防范任何可能威胁帝位的风险。

可这两者,偏偏在谢渊身上拧成了死结——谢渊的体恤,成了他“结连”

的嫌疑;他的防范,又成了“苛待”

的罪名。

他拿起那份“请恤故君疏”

,疏中谢渊写道:“太上皇昔日出征,为社稷流血;今日困居南宫,若连漏窗都无人修缮,天下人必谓陛下苛待亲长,失孝治之本。”

这些话字字在理,可他却不敢全信。

他仿佛能看见谢渊写下这些文字时的神情,是真诚,还是伪装?

“帝王无亲,帝王无友。”

萧栎苦笑一声,将疏稿扔回案上。

他想起永熙帝在位时,为了巩固皇权,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,当时他觉得残忍,如今才明白,那不是残忍,是无奈。

在御座上坐得越久,就越明白,亲情、友情、信任,都是可以被牺牲的筹码,唯有皇权,必须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