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5章 纵然身蹈雷霆险不负初心不敢违(8 / 8)

帝手书的“孝为天下根”

字样在脑中浮现,与眼前的余晖、宫墙、归鸟交织在一起。

他知道,前路依旧是荆棘密布,李嵩的蛰伏、朝堂的暗流、帝王未消的猜忌,都还在等着他。

但他的脚步没有丝毫迟疑——只要这本《会典》的祖制还在,只要“孝治”

二字还烫在心头,只要天下人还盼着“君守伦理、臣尽忠直”

的清明,他便会像德胜门那夜一样,挺直脊背站下去。

夕阳最后一缕光掠过他的冠冕,将身影拉得很长,投在宫前的空地上,像一道沉默而坚定的界碑。

他转身望向南宫深处,那里的暖炉正燃着新炭,窗纸上映着摇曳的烛影——那是他用坚守护住的暖意,也是他要为大吴撑起来的,一片虽远却终会到来的晴空。

卷尾语

“夜叩谢府”

一事,虽以李嵩等人受罚暂告段落,却深刻暴露了成武朝政治生态的腐朽:九卿之一的光禄寺卿竟挪用宫闱炭斤私赠上司,工部侍郎因权臣授意拖延宫室修缮,特务机构玄夜卫则沦为打压异己、苛待故君的工具,“官官相护”

的黑暗网络几乎笼罩朝堂。

谢渊彻夜未眠的抉择,既是对“孝治”

祖制的坚守,也是对“权术至上”

的反抗——他以“冒死济困”

的孤勇,在权臣布下的罗网中撕开一道缺口,为故君争得一线生机,也为摇摇欲坠的伦理纲常注入一丝暖意。

此次事件印证了《大吴稗史》中“成武年间,吏权重压九卿,特务干政愈烈”

的记载。

神武皇帝设立的“六部九卿分权”

“特务机构监察奸佞”

等制度,已完全背离初衷:吏部尚书李嵩通过门生故吏操控光禄寺、工部,玄夜卫指挥使程潜借“监察”

之名行“苛待”

之实,制度异化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。

谢渊的抗争,不仅是个人风骨的展现,更是对“制度回归正轨”

的呼唤。

这场深夜的求助与抉择,暗藏着封建王朝的永恒困境:当权力凌驾于伦理之上,当权臣勾结碾压律法纲常,忠直之臣往往只能以“以身犯险”

的方式守护底线。

谢渊的彻夜未眠,是对帝王良知的拷问,是对权臣底线的试探,更是对天下民心的回应——他知道,若故君受苛待而无人问津,民心便会离散,江山便会动摇。

所谓“江山稳固”

,从来不是靠权术的精巧,而是靠伦理的坚守;所谓“君臣同心”

,从来不是靠猜忌的制衡,而是靠彼此的信任。

谢渊在寒夜中的抉择,告诉我们:纵使朝堂黑暗,总有忠直之士为了纲常、为了民心,挺身而出;纵使制度异化,总有初心未泯者为了祖制、为了伦理,坚守到底。

这便是大吴能延续百年的根本,也是历史留给后人最珍贵的启示。

hai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