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0章 待旦无声商进退一声长叹月沉东(2 / 4)

太上祈福’之名,向地方摊派银两,实则中饱私囊,臣已命秦飞暗中调查,不日便可查实。”

萧桓的眼神闪烁了一下,却没了往日的果决,只是喃喃道:“祈福……也是好事,别查了,免得又生事端。

我这身子,也活不了多久了,别让我走前,还见着朝堂动荡。”

他松开谢渊的袍角,缩进被子里,像个怕事的孩子,“你也……别太刚直,李嵩他们人多,得罪不起的。”

谢渊的心猛地一沉,像被冰锥扎了一下。

他想起当年萧桓北狩归来,虽显颓唐,却还能对他说“谢卿放心,朕知你忠直”

;可如今,竟连“惩治贪腐”

都成了“生事端”

这哪里还是当年那个愿与他共论边防的太子,分明是个被病痛和恐惧磨去了棱角的孱弱老人。

“太上皇,”

他忍不住提高了声音,“那些人借‘祈福’之名盘剥百姓,若不查处,恐激起民变!

德胜门之役,三千将士因粮饷不足而死,难道您忘了吗?”

他想起继忠,想起那些战死的士兵,语气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,“臣身为兵部尚书,岂能坐视百姓受苦、将士寒心?”

萧桓却别过脸,避开他的目光,声音带着哀求:“别说了……我累了。

谢卿,你是忠臣,可忠臣往往……不得善终。

听我一句劝,别管那么多了,保住自己要紧。”

说罢,他闭上眼,摆了摆手,示意他退下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谢渊看着他逃避的模样,嘴唇动了动,终究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。

他躬身行礼,转身走出寝殿。

殿外的夜风带着寒气,吹得他打了个寒颤,才觉官袍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。

老内侍跟在他身后,小声道:“太保莫怪太上,他北狩时受了惊吓,回来又染了病,胆子是小了些。”

他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走出南内宫门。

亲兵早已备好轿子,见他脸色难看,不敢多问,只是掀起轿帘。

坐进轿中,他闭上眼,萧桓的模样在脑海中挥之不去——枯瘦的手、怯懦的眼神、那句“别管那么多了”

,像一根根针,扎得他心口疼。

他想起萧桓刚复位时,虽也孱弱,却还能听他进言,严惩了几个克扣粮饷的小吏;可自萧栎登基,他退居南内,便日渐消沉,连旧党都敢明着敷衍。

或许,不是萧桓变了,是失去权力的滋味,磨掉了他所有的锐气。

回到府中,他没有去书房处理公务,而是径直走进内室。

亲兵为他端来热茶,他却没动,只是坐在椅子上,望着窗外的残月呆。

秦飞不知何时站在门口,轻声道:“大人,江南的密报来了,旧党确实借‘太上祈福’截留赋税三万两,领头的是李嵩的门生,户部主事张某。”

谢渊睁开眼,眼中闪过一丝厉色:“查!

把张某的账目全抄出来,再查他与李嵩的往来书信。

另外,宣府卫的增防粮饷,户部还是没批?”

秦飞点头:“刘焕说‘需太上皇点头’,实则是李嵩在背后阻挠,想逼大人向他低头。”

“太上皇……”

他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,心中一阵茫然。

连查个贪官、批个粮饷,都要借太上皇的名义推诿,这朝堂,到底是萧栎的,还是旧党的?他想起自己身兼太保与兵部尚书,权不可谓不重,可面对一个孱弱的太上皇、一群抱团的旧党,竟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无力感。

秦飞离去后,他起身走到铜镜前。

烛火的光映在镜中,他看见一张饱经沧桑的脸:眼角的皱纹比去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