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4章 遥忆上皇漠北苦誓提王师救归人(2 / 6)

声音坚定:“李尚书只知‘怕瓦剌’,却忘了‘民心即天命’——上皇在瓦剌,百姓盼的是朝廷救他;将士守京师,盼的是朝廷护他。

今日祭天不提迎上皇,便是告诉天下‘朝廷弃上皇’,民心一散,社稷便真的完了!

且北伐之事,昨日已令户部借粮五万石,兵部选兵一万,岂能因‘粮饷紧’便缓?臣已令玄夜卫北司查过,江南粮库并非亏空,而是有官员借‘粮饷紧’之名,囤积居奇,臣请陛下待祭天后,即刻令刑部核查!”

萧栎闻言,心中一凛——昨日议立后,他便令玄夜卫查粮饷,却未得回复,今日太子太傅提及,显是有实据。

他看向李嵩,见李嵩脸色微变,眼神闪烁,便知其中有猫腻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声音虽仍有几分颤抖,却带着决断:“李尚书所言不妥。

祭天当告以实情,颁诏当守前诺——今日必提‘誓迎上皇’,北伐之事绝不缓!

至于粮饷,待祭天后,令刑部侍郎刘景牵头,玄夜卫北司协助,彻查江南粮库,若有官员囤积居奇,严惩不贷!”

李嵩见萧栎态度坚决,又有太子太傅、楚王支持,只能躬身道:“臣遵旨。”

心中却暗恨——昨夜他令户部尚书刘焕(党羽)将江南粮库的存粮伪造“霉变”

记录,想借此阻北伐,如今萧栎要彻查,怕是要露馅。

他悄悄退到队列中,给吏部侍郎张文使了个眼色,张文会意,悄悄退到坛下,与一名玄夜卫密探低语,显是要安排后续阻挠。

吉时已到,礼部尚书王瑾高唱:“祭天开始,迎神!”

乐师奏《中和之曲》,曲调庄重却带着一丝悲壮,与往日祭天的喜庆不同——今日的乐声里,藏着对瓦剌的愤慨,对京师的牵挂。

萧栎手持苍璧,一步步走上圜丘的台阶,台阶共九阶,每一步都踩得沉重,仿佛在踏过大吴的危难。

走到祭台前,他将苍璧放在玉案上,苍璧上的纹路映着晨光,像漠北的山河,让他想起上皇被困的土地。

接下来是“奠玉帛”

,鲁王捧着玉琮上前,萧栎接过,双手举过头顶,声音低沉却清晰:“昊天上帝、列祖列宗在上,萧栎,因德佑帝蒙尘瓦剌,大吴社稷危殆,受百官宗室所请,登大位,改元成武。

今日立誓:一、遥尊德佑帝为太上皇,每日率百官于太庙祭拜,遣死士通消息,誓救太上皇归;二、设北伐督府,朕为督,谢渊为副督,楚王为监军,三日内援兵粮饷赴京师,夹击瓦剌;三、清吏治,查奸佞,护百姓,绝不辜负列祖列宗之托,绝不辜负天下百姓之望!”

话音刚落,坛下百官齐呼“万岁”

,声音虽不齐整,却比昨日议立时多了几分真心。

萧栎放下玉琮,望着昊天上帝牌位,眼中泛起泪光——他知道,这誓言不仅是说给天地列祖听,更是说给远在瓦剌的上皇听,说给死守京师的谢渊听,说给天下百姓听。

祭天礼的“进俎”

环节,太牢被抬上祭台,礼部郎中高声诵读祭文,祭文中“瓦剌挟上皇,犯我大吴疆土,朕必率天下将士,扫平漠北,迎上皇归,还大吴太平”

的字句,让坛下不少曾戍边的官员红了眼眶。

此时,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快步走到太子太傅身边,低声道:“太傅,方才张文令亲信去户部粮库,似欲烧毁‘粮饷霉变’的假账,臣已令密探跟上,待祭天后便可擒获。”

太子太傅点点头,目光扫过坛下的张文,见张文神色慌张,显是已知亲信被盯,心中冷笑——李嵩党羽还想负隅顽抗,却不知玄夜卫早已布下天罗地网。

祭天礼的“行三献礼”

,萧栎亲自斟酒,第一杯献昊天上帝,第二杯献列祖列宗,第三杯洒在祭台下的青石板上,敬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