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7章 灵车碾雪兮返我京疆(8 / 8)

>血书,每逢清明,总有百姓带着自家做的干粮、酿的酒来祭拜,对着祠堂说“谢守备,今年边土太平,您放心吧”

数年后,谢渊率师北伐,收复瓦剌所占的九边重镇。

班师回朝时,他特意绕道宣府西城门,对着“谢勉忠烈祠”

躬身行礼,声音庄重:“勉儿,父收复边土了,大吴的每一寸土地,都再也不会让胡贼践踏。

你当年守的西城门,如今安稳得很,百姓们都过得好,你在天有灵,该安心了。”

夕阳下,祠堂的匾额泛着暖光,像谢勉年轻的笑脸。

风穿过祠堂,吹动案上的血书绢帕,似有少年的声音在回响:“父,儿守住边土了;父,大吴平安了。”

卷尾

《大吴史?列传第三十九?谢勉传》载:“谢勉,字继忠,太保谢渊长子。

德佑七年,擢宣府卫正六品守备,守西城门,拒瓦剌三万骑,身被五创,力竭殉国,年二十有一。

帝追赠宣府卫副总兵,谥忠烈,葬忠烈陵,祀忠勇祠。

史臣曰:‘勉以弱冠之龄,承父志守边土,死战不退,其忠可昭日月。

父渊哭祭毕即返城头,承子志护京师,父子同心殉国护邦,此乃大吴之脊梁也。

’”

《玄夜卫档?宣府殉国录》补:“谢勉环刀、‘死守边土’血书,由谢渊献于太庙,与神武帝萧武遗剑、元兴帝萧珏北伐佩刀同祀,题‘边魂之鉴’。

帝命礼部铸‘忠烈’金章,赐谢勉家属,诏曰‘章在如勉在,以彰其忠,以励后人’。”

《大吴史?帝纪?德佑帝传》载:“宣府、安定门之役后,帝嘉谢勉忠勇,命修订《大吴礼制》,增‘忠烈祠祀仪’,凡边军将领赴任,必先至忠烈祠祭拜,以‘勉之忠’自勉。

又命谢渊主持九边防务整饬,加固城防,增派戍卒,边土渐安,瓦剌不敢再轻犯。”

《大吴史?礼制志?忠烈祠》载:“德佑八年,帝命在宣府西城门建‘谢勉忠烈祠’,祠内供奉勉之环刀、血书及绝笔信,由宣府卫派兵守护,春秋二季由当地知府主持祭祀。

祠前立碑,刻谢渊所撰铭文:‘吾儿勉,守此门,死此门,魂护此门;吾儿忠,守边土,死边土,魂护边土。

’”

宣府城西雪未消,忠魂犹护旧城谯。

少年战死身先许,老父承志志未摇。

血书“守土”

凝青史,环刀卷刃记狂飚。

至今边月照祠宇,似有英声答圣朝。

hai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