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3章 尸积阶前魂未散皆为家国拒豺狼(1 / 7)

卷语

《大吴史?纪事本末?德佑安定门死守》载:“冬末,瓦剌太师也先知大吴援军渐至(宣府卫李默、大同卫郭英共率万骑赴京),恐错失战机,遂倾主力三万骑,猛攻安定门——此门为皇城西北屏障,若破,可直抵太庙,故也先誓必夺之。

安定门守将、正三品京营总兵沈毅(前太庙护驾副将,帝萧桓擢升)率五千亲兵拒敌,然战前工部营缮司主事罗谦(正六品,周瑞旧党)受瓦剌细作贿银百两,偷换城防用砖(以酥砖代坚砖),验收时伪报‘砖质合格’;户部郎中吴涛(正五品,刘焕余党)私扣安定门粮饷万石,转卖得银,致士卒日食仅一瓢粟,饥疲难战。

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(从二品)侦得罗谦、吴涛通敌,欲捕之,却被刑部郎中郑明(正五品,马昂旧吏)拖延,谓‘无实据,恐扰防务’(郑明收罗谦贿银五十两)。

战起,酥砖崩裂,城垣缺口频现,沈毅率亲兵死战,身中三箭,仍挥刀斩敌,终因失血过多、力竭而亡,亲兵伤亡逾四分之三,然毙瓦剌兵八千余,阻敌入内城。

太保谢渊(正一品,兼兵部尚书)闻警驰援,至则沈毅已殉,遂斩罗谦、吴涛、郑明于安定门城楼,曝尸三日;追赠沈毅为从二品都督佥事,谥‘忠壮’,入祀忠勇祠。

史臣曰:‘安定门之守,非独沈毅之烈,实忠勇之士以命相搏;然内奸未除、官官相护,险些断送皇城,渊之叹“奸不绝则防不固”

,足为后世戒。

’”

《玄夜卫档?安定门死守录》补:“沈毅殉国时,铠甲染血如浸,手中环刀卷刃不可用,尸身倚城垛而不倒,瓦剌兵竟不敢近;亲兵见主将死,无一人退,皆高呼‘随总兵杀贼’,直至谢渊援军至。

战后清理,安定门城楼血浸三尺,阶前尸积如丘,多为亲兵与瓦剌兵相抱而亡之状,惨不忍睹。”

安定门高朔气狂,胡尘三万压城墙。

奸吏换砖藏鬼蜮,贪僚扣饷饿戎行。

守将誓师明死节,缇骑侦邪觅罪纲。

佞臣纵恶贪私赂,谁念征人守塞霜?

城砖酥裂敌兵撞,箭雨刀风血溅裳。

忠帅中创犹奋刃,亲兵断臂仍擎枪。

滚石砸落胡骑毙,热油浇来贼寇亡。

尸积阶前魂未散,皆为家国拒豺狼。

力竭身僵倚垛亡,刀横血渍映残阳。

谢公驰援诛奸慝,帝诏追封谥忠肠。

八千胡堆成垒,五千忠魂护帝乡。

至今安定门前月,犹照当年战骨香。

安定门崩日色昏,忠魂殉国血留痕。

守将力竭身先死,胡骑屠城犯帝阍。

贪僚扣饷肥私橐,佞臣纵奸害将殇。

谢公誓复京师土,百姓同心护国门。

至今墓上青草绿,犹带当年血泪温。

安定门的城楼上,寒风卷着沙砾,砸在沈毅的玄铁铠甲上,出“簌簌”

的声响。

他扶着城垛,指尖拂过新砌的城砖,眉头紧锁——昨日巡查时,他用刀背敲击城砖,竟有几块出“空洞”

之声,用力一推,砖角竟簌簌掉落,露出里面未烧透的陶土。

这安定门乃皇城屏障,城砖若如此酥劣,胡贼一来,如何抵挡?

“报——!

谢太保派人送粮饷来了!”

亲兵的喊声传来,沈毅回头,见户部粮饷督查司的吏员带着几辆粮车赶来,为的是郎中吴涛(正五品)。

沈毅走上前,按规制清点粮袋,却现本该送来的万石粮,竟只剩五千石,且多是霉的陈粮。

“吴郎中,”

沈毅的声音低沉,“兵部文书明明写着‘安定门粮饷万石,需新粮’,为何只剩五千石陈粮?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