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个时辰,就能撑到援军。
暮色降临时,安定门的缺口终于被堵住,可京营卒也折损近千,百姓参战者伤亡三百余人。
岳谦靠在城垛上,望着城下的尸山血海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绝不能让周虎父子白死,绝不能让京师破城。
谢渊在兵部接到的战报几乎全是坏消息:各城门兵卒饿晕者已达两百余人,德胜门昨夜又折损卒八十人,瓦剌已开始在城外架设攻城塔。
就在他焦头烂额时,陈忠终于送来好消息——征粮得粮万石!
原来,陈忠昨日找到吏部尚书李嵩(正二品)时,李嵩正闭门不出,府中囤着五千石粮。
“李大人,”
陈忠站在李府门前,声音沙哑,“安定门昨日战死卒千余,周老汉父子殉城,兵卒们饿着肚子守城,您藏着粮,是要看着京师破城吗?”
李嵩望着陈忠递来的战报,上面“卒饿晕五十人”
“百姓易子而食”
的字眼刺得他眼疼——他终是叹了口气,命人开仓献粮。
有李嵩带头,其他官宦不敢再抗,一日之内,共征粮万石。
粮车刚到德胜门,兵卒们就围了上来。
陈忠亲自给兵卒们分粮,粗粝的麦饼递到兵卒手中时,有的卒子竟哭了——他们已两日没正经吃饭,有的只喝了点稀粥。
“吃饱了,把胡骑赶出去!”
一名卒子咬着麦饼,抹了把眼泪,重新握紧了长刀。
战报传到谢渊手中时,他终于松了口气——粮有了,士气回来了,接下来,就是突围找援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秦飞(从二品北司指挥使)带着五百精锐玄夜卫与京营卒,从德胜门密道突围。
这是谢渊的死命令:务必联系上李默的援军,今日清晨内外夹击。
刚出密道,就与瓦剌伏兵三百人遭遇,“杀!”
秦飞左臂中箭,却仍挥刀砍向胡兵,精锐们跟着他,弩箭精准射向胡兵咽喉,京营卒的长刀劈开胡兵的盾牌,血溅在冻土上,瞬间凝成冰。
半个时辰后,秦飞终于突破防线,见到了李默的边军——五千边军已在常营布阵,李默正等着他的信号。
“李总兵,谢太保令:辰时三刻,内外夹击!”
秦飞喘着气,箭伤的疼痛让他几乎站不稳。
李默立刻下令:“吹号,进军!”
辰时三刻,边军的号角声终于传到京师。
谢渊站在德胜门城楼,望着远处边军如潮水般冲向瓦剌大营,立刻下令:“九门全开,冲!”
京营卒与百姓们呐喊着冲出城门,与边军形成夹击之势。
瓦剌腹背受敌,顿时乱作一团,也先见大势已去,下令撤军。
胡骑们纷纷上马,往北方逃去,京营卒在后追赶,斩杀胡兵三千余人,缴获马匹两千余匹,兵器无数。
谢渊接到最终战报:七日围城,京师共折损卒七千三百余人,百姓伤亡两万余人,瓦剌伤亡一万五千余人,粮道已通,援军陆续入城。
他站在德胜门城楼上,望着满地的尸体与废墟,百姓们的欢呼声就在耳边,可他心里没有半分快意——若不是刘焕私粮、张文通敌,伤亡绝不会如此惨重。
他转身对赶来的萧桓(德佑帝)道:“陛下,京师虽安,边患未除,需重整防务,严惩奸佞,方能保长久太平。”
萧桓望着城楼下的忠骨,眼眶泛红:“谢太保,都依你。”
片尾
瓦剌围城得解后,萧桓下旨:斩刘焕、张文等通敌奸佞,抄没其家产,充作军粮;追赠岳谦为“镇国将军”
,周虎、周老汉等战死百姓为“忠民”
,家属由户部按月放抚恤金,入祀“忠勇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