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3章 一曲德胜忠义颂流传后世见真情(5 / 9)

眼泪掉在城砖上——他这辈子,从没想过能当朝廷的官。

秦飞率玄夜卫清查王庆的党羽,在通州抓获粮吏五人,都是魏庸的旧部,曾帮着王庆扣粮、卖粮。

秦飞把他们押到诏狱署,审讯后得知,他们还想联系瓦剌残部,借粮荒乱京师,遂判流刑,配九边充军。

“谢太保,”

秦飞奏报,“王庆的党羽已清干净,通州粮仓也派了玄夜卫哨驻守,再不会有扣粮的事了。”

谢渊点头:“辛苦秦指挥使——粮安,兵卒才安;兵卒安,京师才安。”

傍晚,萧桓再登德胜门城楼,夕阳把城楼染成金色。

谢渊陪在旁,手里拿着新的粮饷细则。

“谢太保,”

萧桓望着远处的炊烟,“今日见兵卒吃干饼,朕才知道,朕这个皇帝,做得还不够好——还有百姓受苦,还有奸吏作乱。”

谢渊道:“陛下,知错能改,就是明君。

今日您斩王庆、补粮饷、定新规,兵卒们都念您的好。

只要君臣同心,定能让大吴的百姓都吃饱饭,让京师永远安稳。”

萧桓点头,拍了拍谢渊的肩:“有你在,朕放心。”

次日,刘焕率陈忠把通州被扣的三千石粮补送到九门,每门都派了户部和玄夜卫的人共同清点。

德胜门的兵卒们不仅领到了白面饼,还分到了肉干和咸菜,周虎笑着对周老汉说:“周伯,这下咱们能吃饱练刀了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周老汉点头:“都是陛下和谢太保的功劳!

咱们得好好守城门,别辜负他们。”

乡勇们练箭时更卖力了,箭声“嗖嗖”

,都往靶心射——他们知道,只有练好了本事,才能守住家,对得起朝廷的粮饷。

工部尚书张毅(正二品)派侍郎周瑞(正三品)去通州粮仓,修缮漏雨的粮仓,加装防潮的木板,还砌了围墙,派工部的人驻守。

周瑞对通州粮仓的新粮吏说:“以后粮仓要按‘双核验制’来,每笔粮的进出都要记清楚,若再出问题,定严惩不贷!”

新粮吏躬身:“周侍郎放心,下官定遵规办事,绝不让王庆的事再生!”

周瑞点头:“好好干,粮仓是国之根本,不能出半点差错。”

李嵩派吏部侍郎张文(正三品)去全国各州府,考核粮吏。

张文按《大吴吏律》,查粮吏的粮册、验粮记录,凡有贪腐、包庇者,一律罢免;清廉能干者,优先升阶。

“粮吏虽小,却关系国计民生,”

张文对各州府官员说,“陛下重视粮饷,你们若敢包庇,就是抗旨!”

官员们齐声应诺——王庆的下场,已给他们敲响了警钟。

谢渊巡九门营寨,每到一门,都要问兵卒的口粮好不好、甲胄暖不暖。

在安定门,岳谦(从二品都督同知)对他说:“粮饷补来后,兵卒士气高多了,昨夜巡查时,还有兵卒主动加练火器。”

谢渊点头:“这就好。

咱们守九门,不仅要防瓦剌,还要防奸吏——只有让兵卒们无后顾之忧,他们才能安心守御。”

岳谦道:“谢太保说得对!

有您在,九门定能安稳。”

瓦剌游骑又来京郊窥伺,见德胜门的兵卒们吃得饱、练得勤,还多了玄夜卫的哨骑巡逻,吓得没敢靠近,掉头逃回漠北。

秦飞把这事奏报萧桓,萧桓笑着说:“兵卒强,防务固,瓦剌自然不敢来犯——这都是谢太保和众臣的功劳!”

萧桓下旨,赏德胜门兵卒每人银二两、粮一石;周老汉赏绸缎五匹、银五十两;秦飞查案有功,赏银千两;陈忠核册得力,升为户部尚书(正二品);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