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9章 三月朝堂构陷生五月陵寝胡骑鸣(9 / 10)

忽。

着礼部正式颁行《陵寝祭器守护制》,定例如下:永熙帝陵西配殿祭器存放处,设三重守卫——内卫由守陵卫遴选精锐五十人充任,中卫由玄夜卫暗探千户所选派三十人充任,外卫由礼部祠祭司差遣祭官统领二十人充任;祭器存放处钥匙三枚,分由昌平陵寝总兵官、玄夜卫暗探千户、礼部祠祭司祭官各掌其一,每月望日三方会同轮换,轮换之时须造具“祭器核验册”

“钥匙交接录”

,由三方签字画押后,存档于礼部祠祭司,以备日后查验。

如有失责致祭器受损、遗失者,无论官阶,一律下诏狱署勘问,以“亵渎祖宗”

论罪。

三月间张端构陷忠良、五月间赵霖通敌袭陵,皆因奸佞贪私、朋比为奸,致朝堂震动、陵寝受危。

为鉴往知来,令内阁将“张端刘凯构陷谢渊案”

“赵霖吴胜通敌袭陵案”

卷宗,合编为《奸佞警示录》,详载二案罪证、勘案过程、奸佞伏诛情由。

该录编定后,由内阁颁行六部、九边各镇及地方府州县,令百官传阅研习:以张端、赵霖为戒,勿贪权、勿纳贿、勿通敌,若有蹈其覆辙者,朕必严惩不贷;以孙山、陈安为范,守职尽责、临危不退、勿负百姓,若有忠勇如二者,朕必破格擢用、厚加赏赐。

朕言出法随,各部院、各官署须恪尽职守,遵诏而行。

若有阳奉阴违、敷衍塞责者,玄夜卫可即时拘拿,下诏狱署勘问。

钦此!

德佑十五年五月廿日

谢渊仍每日忙于边地防务与京师城防,萧桓常召他入宫议事,两人对坐御书房,从陵寝的守卫细节,聊到九边的粮草调度;从张端案的朝堂博弈,谈到赵霖案的勘奸逻辑,君臣之间的信任,比之前更深厚。

李东阳在《内阁记事》中写道:“三月之危,在朝堂构陷,谢尚书以正破邪;五月之危,在陵寝遭袭,谢尚书以实勘奸。

帝王之明,在辨忠奸于疑似;社稷之安,在护根本于危难——陵寝为祖宗根本,朝堂为天下根本,二者皆安,天下方宁。”

昌平百姓自在陵前立“忠陵碑”

,碑上刻着孙山、陈小五、王山等战死兵卒的名字,碑文中写道:“德佑十五年五月,胡骑袭陵,忠魂死战,奸佞伏诛,此乃大吴之幸。

忠魂护陵,千古不朽;奸佞之罪,万世唾弃。”

每到初一、十五,总有百姓提着祭品、捧着麦饼来祭拜,香火袅袅中,陵前的松树愈苍劲,像是在守护着大吴的祖宗基业,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平安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京师百姓则在正阳门内立“双安碑”

,碑上记着三月张端构陷案、五月陵寝案的平冤经过,赞谢渊“两度安危,一心护邦”

,谢孙山“死战守陵,忠勇可嘉”

石碑落成那日,百姓们自敲锣打鼓,连宫里的萧桓都听说了,笑着对谢渊道:“百姓的碑,比朕的圣旨更金贵,这是他们对忠勇的认可啊。”

卷尾

《大吴史?谢渊传》载:“德佑十五年三月,张端、刘凯构陷渊,帝召廷议对质,渊持兵符自证,免冠愿死明志,帝知冤,流端、凯。

五月,瓦剌袭昌平陵寝,赵霖通敌迟援,吴胜包庇,王成业为其羽翼,陵寝受损、守兵战死甚众。

渊率秦飞赴昌平勘案,获霖、胜、成业罪证,诛霖、胜,流成业,修复陵寝,修订《陵寝防务制》。

帝桓赞曰:‘渊能拒朝堂之构陷(指张端),能护陵寝之危难(指赵霖),忠勇可比岳峰、陈烈,非此臣,京师难安,大吴难固。

’”

《玄夜卫档?陵寝录》补:“赵霖吴胜案后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