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大吴史?兵志》载:"
德佑十四年八月二十日,谢渊率大同卫残部及玄夜卫精锐共五千人,北出雁门关,衔枚疾行三昼夜,直捣北元左贤王牙帐。
时王二所部三十卒为先锋,皆带岳峰旧部甲叶残片,遇敌即高呼为岳将军复仇,所向披靡。
战至辰时,斩北元兵三千余,焚其粮囤二十所,烟火蔽日三千里。
"
《玄夜卫档?战损录》补:"
王二身被十二创,犹持断矛凿北元粮窖,矛尖折裂时,以身抵窖门,令麾下纵火。
焚身之际,犹吼岳将军看我烧尽胡虏粮,声传三里。
战后验其尸,指骨嵌入窖门木缝,与岳峰钟楼刻字指痕吻合,谢渊叹曰忠勇之脉,血继不绝。
"
残甲衔仇出雁门,血光溅处虏魂奔。
三千胡悬矛槊,二十粮堆化火云。
断骨撑门烧敌囤,裂喉犹唤岳将军。
莫嫌此战多惨烈,只恐忠魂恨未伸。
狼山北麓血成川,断矛撑火照残天。
岳将军骨未寒土,兵卒残躯堵粮囤。
三十健儿同赴火,五千锐士尽呼冤。
烧尽胡奴仓廪粟,换得边尘暂息喧。
至今野火烧荒处,犹见忠魂护雁门。
八月二十日寅时,雁门关北隘的星空还凝着霜。
残甲的铁棱在雁门关的朔风里震颤,每道裂痕都嵌着巷战的黑血。
王二摸了摸脖颈间岳峰的断矛残片,冰凉的铁屑蹭过结痂的伤口——那是三日前从钟楼砖缝里抠出来的,矛尖还凝着暗红的血渍,像块不会冷却的烙铁。
身后五千锐士的甲胄碰撞声汇成洪流,玄夜卫的黑旗与大同卫的"
吴"
字旗在风中绞缠,旗角扫过城砖上岳峰旧部刻的"
守"
字,激起细碎的砖粉。
"
出雁门!
"
谢渊的令旗劈向北方,甲叶撞击的脆响惊飞了关隘的寒鸦。
王二第一个拽动缰绳,坐骑的马蹄踏过关下的血洼,溅起的泥点里混着半片甲叶——是巷战时从岳将军身上崩落的,他捡了三日才寻到。
三十个弟兄紧随其后,甲胄的裂缝里塞着灶膛灰与血调的泥,岳峰说过"
胡虏见了血脸就怵"
,此刻那些泥痕正顺着他们淌汗的脸颊往下流,在下巴凝成暗红的珠。
狼山北麓的晨雾里,北元的巡逻骑正围着粮囤打转。
王二眯眼望见那些铁钩——钩子上还挂着暗褐色的血垢,左贤王故意让它们在雾里晃,像在炫耀悬过岳峰级的"
功绩"
。
他突然扯下头盔,露出额上刺了十年的"
吴"
字,那字被新血浸得胀,"
看见没?"
他的嘶吼劈碎晨雾,"
今日就用那些钩子,吊胡虏的脑袋!
"
三十人如离弦之箭扑向粮囤。
王二攀援陡坡时,碎石划破的手掌在草叶上留下血痕,那颜色让他想起三年前阳和口的饿殍——那年镇刑司扣了七个月粮,弟兄们躺在雪地里,血从嘴角渗出来,也是这样暗沉沉的红。
接近囤边时,他摸出腰间半块砖,是从岳峰殉难处捡的,砖面"
吴"
字已被血浸成紫黑。
"
岳将军看着呢!
"
他将砖掷向哨兵后脑,脆响惊得猎犬狂吠,自己顺势滚下陡坡,靴底踢起的碎石嵌进胡兵眼眶,短刀同时从后心捅进另一个的肋骨。
刀拔出来时,血柱喷了满脸。
王二抹了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