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岳峰摸摸他的头,血手在孩子脸上抹出两道红痕,像画了两道杠。
丑时,北元兵终于冲上钟楼。
岳峰已经站不住了,靠在铜钟上,手里还攥着那半截炭笔。
左贤王举着刀过来,郑屠在旁边指:"
王爷,就是他!
"
片尾
岳峰突然用尽最后力气,撞向铜钟。
"
铛——"
巨响震得北元兵捂耳朵,也震落了他怀里的血书残片——那是给谢渊的,上面写着"
镇刑司郑屠、刘文书皆降,除之"
,墨迹被血泡得涨,却字字分明。
北元兵的刀砍下来时,王二狗扑过来挡在他身前,砖砸在左贤王头上,却被反手一刀劈倒。
岳峰看着孩子倒在血泊里,突然笑了,血从嘴角涌出,染红了胸前的甲胄。
他最后看见的,是窗外的残月,像枚被血浸过的断箭,悬在大同卫的上空——那里,终究是他守了一辈子的城。
卷尾
《大吴史?德佑帝本纪》载:"
八月十五,谢渊献岳峰尸于京师,帝抚其创,见七处刀痕皆深寸余,泣曰此朕之过也。
追赠镇国将军,谥忠愍,其子岳谦袭百户,世守大同。
"
《边镇志?忠烈祠考》补:"
钟楼砖柱犹存岳峰血痕,谢渊光复大同后,命人以琉璃罩护之,题忠骨痕三字。
王二狗尸身与峰同葬,墓前立石,记十五岁卒,护主而死。
"
罪惟录?北元杂记》录:"
左贤王归营后,常夜闻铜钟鸣,疑为岳峰索命,半年后病卒。
郑屠为谢渊擒,剐于十字街,百姓争啖其肉,曰以祭岳将军。
七创犹撑半壁天,残垣血溅月光寒。
六千甲士为谁死,百二河山仗汝安。
已见忠魂凝石柱,更留烈骨镇雄关。
莫嫌身后名空着,庙食千秋永不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