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语
《大吴史?北元列传》载:"
夜狼部,元之遗裔也,世居漠北,性剽悍,善夜战。
德佑十四年冬,其酋阿古拉悉大同卫困窘,集骑兵三万,号五万,围其城,令曰破城屠三日,子女玉帛尽归诸部。
"
《德佑实录》补记:"
时大同卫守卒七千,存者不足四千,皆饥羸。
镇刑司监军李谟掌粮道,匿粮不,谓城破在即,徒费粟米。
兵部侍郎张诚据其谰言入奏,谓边军虚报困状,欲邀功赏。
帝初信之,敕岳峰固守待援,不得妄动。
"
《边镇纪略》详载:"
谢渊自宣府卫提兵赴援,途见大同卫溃卒,骨瘦如柴,怀中犹揣半块煮甲,泣曰李监军谓我等饥则力弱,不任战,故不粮。
渊怒,啮指出血,草奏言内臣误国,甚于外寇,星夜驰送京师。
"
朔风卷地雪漫漫,胡马嘶空夜未阑。
屠令已传三日夜,残兵犹抱一城寒。
帐中酒肉催歌舞,城下骸骨枕丘峦。
谁念沙场征战苦,朱门只作等闲看。
羽书三奏皆沉滞,缇骑千言尽妄澜。
唯有孤臣持节往,血书直欲叩金銮。
大同卫城楼的角鼓声,已三日未闻。
岳峰扶着垛口,指节抠进冻裂的砖缝里,看城外雪地上的马蹄印如繁星密布。
北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,似刀割一般,他却浑然不觉——腹中的饥饿早已盖过了寒冷。
"
将军,南瓮城又倒了两个兄弟。
"
裨将张明喘着气跑上来,甲胄碰撞的声响里带着空洞的颤音。
他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皮甲,是昨夜从炊房偷偷藏的,"
炊房的锅都刮出火星了,再没粮,怕是撑不到明日。
"
岳峰转头,见张明颧骨高耸,眼窝深陷,脖颈上的青筋像老树根般虬结。
这孩子是永熙年间武举出身,随他守大同卫三年,原是个能拉开三石弓的壮汉,如今连走路都打晃。
"
李监军那边,还没松口?"
"
松口?"
张明冷笑一声,往城下啐了口带血的唾沫,"
他帐里今儿还杀了羊,酒香飘到西瓮城了。
小的去求粮,被他亲随拦着,说监军爷说了,城破在即,给你们粮也是喂了北元。
"
话音未落,城外突然响起一阵胡笳,声如狼嗥,此起彼伏。
岳峰猛地站直,望向远处的北元大营——雪地里突然竖起无数火把,如一条火龙蜿蜒蠕动,渐渐朝着城墙逼近。
"
是夜狼部!
"
张明声音颤,"
他们要总攻了!
"
岳峰按住腰间的刀,刀柄的铜环已被他摩挲得亮。
这把刀是元兴帝赐给其父的,如今传到他手上,刀鞘上的"
忠勇"
二字已被血污浸得黑。
"
鸣锣,集兵!
"
他吼道,声音因久未饱食而嘶哑,"
告诉弟兄们,就算啃着皮甲,也得把这城守住!
"
李谟正斜倚在铺着狐裘的榻上,看两个伶人弹琵琶。
炭火烧得正旺,帐内暖如春,案上摆着熏肉、烧酒,还有从大同卫富户家抄来的蜜饯。
"
监军爷,城外动静不小啊。
"
亲随王庆端着酒壶,给李谟续上酒,"
要不要叫岳将军来问问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