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起锚,船尾的灯笼晃出"
风紧"
二字。
谢渊知道,这位总督在暗示镇刑司的人已在码头布控,而他手中的盐袋铁砂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
谢渊将盐袋的飞鹰纹火漆与王林案的证物并置,火漆中的铁砂颗粒在阳光下泛着青光。
太学的金石博士用针挑开火漆层:"
这是九转漆,第七转掺了涿州铁砂,"
他指着鹰喙的缺口,"
与王林在京城用的火漆,出自同一副模子。
"
《大吴工器录》载,镇刑司的火漆模子由飞鹰厂专造,每副模子的鹰纹都有独特暗记。
博士在放大镜下现,两处火漆的鹰爪第三趾都有个针尖大的凹陷——这是冯指挥使的私模特征,绝非官造。
晋商代表范掌柜突然闯入:"
此乃民间仿印!
"
他甩出的"
官盐执照"
上,火漆的铁砂含量却与官造不符。
谢渊冷笑:"
仿印能仿铁砂成分?"
他让人取来范家银号的印章,印泥中的铁砂与盐袋火漆完全相同。
林缚在码头账房的暗格里搜出《转运录》,上面"
盐三铁七"
的标注触目惊心。
账房先生的指节抠着桌面:"
是镇刑司的冯大人让掺的,"
他盯着谢渊袖中露出的火漆,"
说瓦剌缺铁,用盐换他们的战马最划算。
"
录中"
周龙"
的名字出现二十七次,每次都与"
黑风口交货"
的记录绑定。
谢渊想起萧枫的密报,大同截获的瓦剌使者,票号折子的户名正是"
周龙"
,取款日期与《转运录》的交货日完全吻合。
"
周龙不仅没死,"
指节叩着账册,"
还成了盐铁换战马的总掌柜。
"
码头的钟楼突然敲响午时,十二声钟响里,三艘快船从上游驶来,船头的飞鹰旗在阳光下刺目——那是镇刑司的"
缉私船"
,实则是来灭口的。
扬州知府突然翻供,称"
盐袋铁砂是江浪混入的"
。
谢渊却甩出他与范掌柜的密信:"
每船分利五百两,下月送镇刑司。
"
信末的花押,与漕运总督李三才的私印有着相同的缺角。
"
李大人让我照办的。
"
知府的声音带着哭腔,"
他说太皇太后的娘家也在里面参股,"
指节叩着《转运录》,"
这是通天的买卖,动不得。
"
谢渊望着江心渐近的快船,突然明白这码头的水,比扬子江的浊浪还要深。
李三才的官船在江心抛锚,谢渊登船时,舱内的茶盏正泛着铁腥味。
"
大人可知三年前的改运令?"
总督的指节叩着船板,声音压得极低,"
那印是冯指挥使逼着盖的,当时他说,"
喉结滚动半天才吐出,"
不盖,漕运司的人要掉脑袋。
"
谢渊的指尖划过舱壁的划痕,那是"
飞鹰"
二字的暗刻。
《大吴漕运秘档》记载,德佑十四年冯指挥使曾"
巡查扬州码头"
,此后漕船的查验权就从盐司转到了镇刑司。
"
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