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这是私改印泥。
"
"
张老汉说的倒贴官引,"
林缚呈上查获的官引,"
背面盖着太仆寺的印,却是倒着盖的。
"
谢渊接过官引,现"
太仆寺印"
倒盖后,竟形成镇刑司的暗纹。
"
倒盖官印,"
他想起李淳的话,"
意味着官马私卖。
"
官引的边缘,还留着卤砂的痕迹,与张老汉掌心的盐粒相同。
译官送来瓦剌密信的译文,谢渊现,每封密信的落款处,都画着与马掌相同的"
九月合围"
印记,而密信中提到的"
盐引数目"
,与茶马司账册的缺口完全吻合。
"
九月合围,"
他喃喃道,"
他们要用大吴的盐引,换瓦剌的战马,来攻打大吴的边军。
"
谢渊带着勘合符来到大同军营,翻开《边军马籍》,登记的"
河曲良马"
实际是老弱病马,齿龄记录被酸性药水篡改:"
《太仆寺则例》载,改齿龄者,斩。
"
他的声音里带着怒火。
副将苦着脸道:"
上个月补的三十匹马,倒了一半,"
他指向马厩,"
剩下的马,连刀都驮不动。
"
谢渊查看马料,现掺着卤砂:"
《马料规制》载,严禁私盐入料,"
他望向副将,"
这些马料,是范永斗的商队送的吧?"
副将默默点头,眼中满是无奈。
"
卤砂伤马胃,"
谢渊的勘合符扫过马料,"
他们这是在慢慢害死战马。
"
萧枫的急报送到:"
大同边军缺马四千匹,其中三千匹登记在晋商名下。
"
谢渊看着报尾的花押,正是茶马司王经历的签名,与镇刑司调令上的笔迹一致。
谢渊带着账册闯入户部,要求核对盐引底册,却现底册被人篡改,关键页次用硫黄水漂过:"
《盐引条例》载,底册不得更改,"
他望向户部侍郎王琼,"
这是谁改的?"
王琼无奈摇头:"
三年前,镇刑司的人拿走了底册,"
他的声音里带着苦涩,"
再送回来时,就成了这样。
"
谢渊翻开《盐引条例》正本,神武朝的朱批"
盐引不得私相授受"
旁,德佑朝的墨笔加了"
勋贵除外"
:"
这是公然篡改祖制。
"
他的勘合符扫过改笔,纸背显形出卤砂印——晋商的防伪标记。
"
王大人,"
谢渊的声音里带着痛心,"
当初中立开中制,是为了‘以商养军’,如今却成了‘以军养商’。
"
王琼望向窗外,晋商的车队正从官码头运盐,无奈道:"
谢大人,他们有镇刑司撑腰,我们也无可奈何。
"
玄夜卫送来被捕的瓦剌细作,谢渊亲自审问,现他们的密信,都是用卤砂写在盐引背面:"
你们的战马,都是用大吴的盐引换的吧?"
玄夜卫将瓦剌细作按倒在驿馆砖地时,谢渊正借着月光端详其鹿皮靴。
细作的脚趾不自然地蜷缩,鞋底缝隙嵌着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