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7章 披奔流悠悠谁歌(1 / 4)

卷语

《吴史?职官志》载:"

内监之权,祖制有禁;采办之规,条例有明。

"

德佑十年腊月,掌印太监王真因蜡丸案奉旨入宫,文华殿内,一场关乎内监权限的律法博弈悄然上演。

谢渊抱持《元兴朝内监禁令》石刻拓片,与王真援引的《内监条例》当庭对垒,当祖制条文遇上现行条例,当实证如山对上巧言令色,律法的天平正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。

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!

渡河而死,其奈公何!

堕河而死,将奈公何!

披奔流,悠悠谁歌!

文华殿暖阁内,鎏金炭盆噼啪爆响,火星溅在《元兴朝内监禁令》拓片上,恍若洪武年间的祖制之火穿越百年,在德佑朝的殿阁内重新燃烧。

德佑帝萧桓抚着御案上的蟠龙纹——那是元兴帝萧珏定鼎天下时的御用纹饰,目光如炬,将丹墀下的对峙尽收眼底。

王真的五爪孔雀纹司礼监官服华光耀眼,翡翠扳指却因用力过度泛出蛛网般的裂纹;谢渊的素色巡按官服补丁摞补丁,袖口残留的盐碱痕迹在烛光下清晰可见——那是泽州盐民在他离乡时,用晒盐的手连夜缝补的印记,每道针脚都缠着"

为百姓请命"

的嘱托。

"

陛下!

"

王真的声音刺破殿中寂静,黄绫装裱的《内监条例》在手中抖出猎猎声响,"

永乐朝《内监条例》卷三第二条开宗明义:内监采办公务,可酌情收受地方孝敬。

臣历年收取盐商火耗银,"

他转身面向群臣,翡翠扳指划过半空,"

实乃遵循永熙朝成例,填补内帑亏空,何罪之有?"

——他刻意回避"

元兴"

二字,却不知殿柱础石的蟠龙纹,正默默见证着祖制的重量。

谢渊踏前半步,官靴与金砖相击,声如铁砧锻打,震得炭盆灰屑飞扬:"

王公公熟知《内监条例》,却忘了太祖皇帝钦定的《元兴朝内监禁令》第三条?"

他抬手示意,四名玄夜卫抬着青铜碑亭模型缓缓入殿,拓片边缘的蟠龙纹与殿柱础石的雕刻严丝合缝——那是洪武二十五年,太祖萧武在午门立碑时的原刻,"

铁笔刻石云:内监采办,无论公私,收受不得逾百两,违者斩。

敢问王公公,"

他的目光如镞射向王真骤然惨白的脸,"

晋王府单次馈赠三千两,"

顿了顿,让殿内倒抽冷气的声浪涌过,"

是酌情纳贡,还是逾制谋逆?"

王真强作镇定:"

永熙朝二十二年修订条例,第二十二条明言新旧律例冲突者,以新例为准,谢大人难道要违逆先帝遗诏?"

他巧妙援引永熙帝修订的条例,却故意忽略了《永熙朝会典》中"

祖制核心条款不可轻改"

的附加规定。

"

遗诏?"

谢渊猛然展开朱漆封面的《永熙朝会典》,弘治年间的朱笔批注在"

采办"

条目下如惊雷乍响,"

附加条款第三款写得明白:凡涉及太祖皇帝钦定之《元兴禁令》者,新例不得轻改。

陛下登基时,"

他转身面向御座,声音如洪钟撞殿,"

在太庙对着元兴帝画像起誓:守祖宗法度,护天下苍生。

王公公此刻怂恿陛下改祖制,"

顿了顿,"

是想让陛下背太祖之誓,还是另有隐情?"

殿外传来兵器撞击声,玄夜卫押着浑身滴着井水的镇刑司书办闯入,后者怀中的账册在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