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(2 / 3)

是晋王府特制的八行笺。

"

李铭突然跪倒,补子上的图案因动作扭曲成狰狞之态:"

陛下!

谢渊身为左都御史,竟挟风宪之威构陷言官,"

他的膝盖碾碎方才滚落的翡翠珠,玉屑混着砖缝里的盐晶,"

此风若长,台谏将成虚设!

"

"

欺压?"

谢渊的手指在《盐法条例》永熙朝增订本上划过,先帝御批"

左都御史掌司风宪,纠劾百司,可先斩后奏"

的朱砂字被磨得亮,显见日日翻阅的痕迹。

他抽出用泽州灾民粗布包裹的《灾民花名簿》,三十七枚暗红指印在烛火下如凝固的血痂——那是百姓按在诉状上的赤子之心:"

某巡抚山西时,"

指腹抚过"

泽州知州赵廉纵兵抢粮"

的墨批,字迹旁还贴着半片冻裂的手掌皮,"

李御史的同年、平阳府通判周琦,"

突然提高声音,"

正将三万石赈粮——"

他抖落册中飘落的粮票,票尾"

晋王府"

暗记在烛光下清晰可见,"

装入贴有镇刑司封条的粮车!

"

殿内温度骤降,谢渊转向王真,目光如冰锥刺骨:"

至于资历——"

他展开丈二长卷《河防图成》,金龙口铁犀的朱砂眼睛炯炯有神,犀足所踏河妖的鳞片,正是晋王府私军麒麟纹的变形。

"

某总督河道时,"

指尖划过"

清退占役兵丁八千三百人"

的考成记录,字迹边缘盖着十二道地方官印,每道印泥都混着黄河泥沙,"

王公公的镇刑司,"

顿了顿,从袖中取出半片尚未熔毁的铜模残件,"

当时正往熔炉里投入晋王府私铸局的晋字铜模,"

模上阳文与赵忠供词里的描述分毫不差,"

而这些铜模,本应用来铸造河工所需的铁锭。

"

吏部尚书王翱适时出列,手中考成簿的黄绫封面映着烛火,边缘火漆封印显示此乃都察院十三道联署原件:"

陛下,谢渊任左都御史以来,"

他的声音如洪钟撞殿,"

按《考成法》纠劾贪吏百二十员,核减赋税八万两——"

翻开内页,每道弹劾都附有人证供词、物证清单,"

所清退兵丁足充一卫,兵器甲胄刻有晋字暗记,"

指节停在都察院评语处,"

十三道御史联署:总司风宪,实心任事,有古大臣之风。

"

德佑帝的手指划过考成簿上的朱砂批注,忽然想起今春谢渊冒雪呈递的《预备仓粮册》,每粒米都用蝇头小楷注着"

泽州李家庄灾民王大郎捐"

,册尾还粘着半片冻僵的菜根——那是灾民在雪地里挖到的最后口粮。

王真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,翡翠碎屑刺破皮肤,血珠滴在青砖上,恰好落在谢渊实证册里银票残片的"

晋王府"

暗记旁,像极了给贪腐盖上的血印。

他忽然意识到,这个曾在黄河边铸铁犀的左都御史,早已将官官相护的黑幕,铸进了律法的厚重碑铭。

是夜,值房炭炉烧得噼啪作响,谢渊的影子被火光投在窗纸上,随扑窗的雪花轻轻晃动。

案头《实证册》第三页的银票残片泛着微光,潞州桑皮纸粗糙的纤维间,"

晋王府"

的暗记青灰如旧,像道结不了痂的伤口。

贴身书吏李安捧着炭炉进来,炉灰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