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(1 / 5)

永熙帝禅位诏书

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
朕承天序,临御宇内十有三载,宵旰匪懈,惟念江山社稷之重。

今岁星轨屡现祯祥,圜丘告天时苍璧凝露,太庙告庙则编磬自鸣,皆示天命有归,神器当传。

皇太子桓,诞膺明德,仁孝性成,昔年抓周得玉蝉应谶,及长习政于东宫,算筹测历合于天道,檀香成篆兆于宗祧。

朕观其临事渊默,每合《洪范》“沉潜刚克”

之训,实乃上承天意、下副民望之主。

夫昭德之器,血沁而愈显贞固;传国之玺,痕裂犹藏坤宁。

昔太宗改制,暗藏开皇遗制,今朕仿先朝故事,于乾清宫设幄陈仪,铜鹤香烟直抵藻井,羊角宫灯映彻“万岁”

授玺之时,三拜而雷动九霄,正合“天禄永终,于斯为始”

之数。

诸王列班恭侍,皆明君臣大义,朕心甚慰。

今特告于皇天后土、列祖列宗,传位于皇太子桓,即皇帝位。

尔其恪谨天命,抚辑黎元,修明政刑,光昭祖烈,毋负朕付托之重。

布告天下,咸使闻知。

钦此。

德佑帝继位诏书

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
朕以凉德,仰承皇考永熙皇帝付托之重,于乾清宫受玺登极,祗告天地宗庙社稷。

昔皇考临御,垂拱而治,圜丘血璧昭其诚,太庙檀灰显其孝,今朕缵承大统,实乃宗社之灵、万民之福。

忆昔抓周得玉蝉,兆应“蝉联瓜瓞”

;及长测晷于咸安,数合“天行有常”

皇考赐宴之时,玉碗藏“悔”

而示警;耕籍之际,耒耜刻“昭武”

以明志。

朕今亲执圭璧,祭社受命,见土中玉蝉刻“传子不传贤”

,知皇考用心深远,亦感神器之重,如临渊履冰。

夫“皇帝之宝”

,虫鸟篆文掩建文帝焦痕,“昭”

字血痕应周岁之祥。

朝贺之日,鸱吻铜铃坠“永熙”

,笏板水痕现“天禄”

,皆天地示警,朕敢不惕厉?今诏告天下:一曰蠲免畿内三年田赋,与民休息;二曰厘清盐铁之政,罢诸王私铸之禁;三曰重修《太宗实录》,明传位之正。

诸王宗室,皆朕股肱:秦王按剑知忠勇,赵王佛珠藏慈悲,成王算筹通天道,韩鲁诸藩,各守封疆。

朕当以“北斗”

为鉴,补摇光之缺,使星图焕彩;以“潜龙”

为戒,循“勿用”

之则,待时乘云。

尔文武百官,军民人等,其各敬乃事,共辅新猷,庶几上答天休,下慰舆情。

布告中外,咸使闻知。

钦此。

卷语

《吴史?食货志》载:德佑元年正月,新帝萧桓颁废圈地令、设会考府、起用陈素整饬吏治。

御史谢渊据《考工记》《天工开物》《尚宝司造纸考》等典籍,自诏书纤维至钱模配比,从算筹合金到锦帕织纹,层层剖析新政背后的物质密码。

当革故鼎新的政令浸透着敌营矿料,当反腐刑具镶嵌着私铸合金,谢渊在纸浆的纤维、金属的晶界中,解码出旧时代物质利益链与新政权权力语法的激烈碰撞。

文王在上,於昭于天。

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

有周不显,帝命不时。

文王陟降,在帝左右。

德佑元年年正月初五,御史台验功房内,谢渊对着晨光举起新颁废圈地诏书,黄麻纸特有的纤维纹理在光影中清晰可见。

他以水浮法检测纸浆,指尖蘸取清水滴在纸角,纸张纤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