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落墨。
他想起巡按江西时,为平反冤案被文官集团刁难的场景,此刻的压力比那时更甚千倍。
“传玄夜卫。”
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“封锁所有物证存放处,控制相关证人。
若有异动”
他顿了顿,将狼毫狠狠折断,“格杀勿论!”
与此同时,赵王王府密室中,萧桭把玩着黑玉棋子,棋子与棋盘碰撞出清脆的声响:“加大舆论攻势,就说谢渊与成王勾结,意图颠覆朝纲。
让我们在御史台的眼线,把箭镞样本换成普通铁砂。”
成王王府内,萧栎焦躁地来回踱步,扯松了领口的玉带:“派人去北境,销毁所有与塞外矿脉往来的记录!
再给三法司施压,务必让他们驳回谢渊的证据!”
而在皇宫某处阴影里,一双双眼睛正注视着这场博弈,等待着局势的下一步展,准备随时伸出黑手,搅动这摊浑水。
寅时,寒风如刀,刮得京城的琉璃瓦嗡嗡作响。
谢渊站在御史台露台,望着皇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。
那些灯光在黑暗中明明灭灭,如同他此刻摇摆不定的心情。
这场因宴射而起的风波,让他看清了朝堂的黑暗,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。
“大人,玄夜卫传来消息,在成王的一处别庄现了与塞外势力往来的密信。”
周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带着一丝紧张。
谢渊握紧腰间布满锈迹的佩刀,刀刃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教诲:“为官者,当以天下为己任。”
深吸一口气,他转身踏入夜色:“备马!
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,还是龙潭虎穴,这真相,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!”
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中,坚定的步伐,仿佛在向黑暗势力宣战。
而在这黑暗的笼罩下,正义与邪恶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,一场关乎大吴存亡的终极对决,即将拉开帷幕。
卷尾
太史公曰:观永兴朝宴射之变,方知权力漩涡中,一饮一啄皆藏机锋,一器一物俱是杀招。
成王以箭镞为笔,书写谋逆野心;赵王借射靶作盾,行构陷之实;玉扳指串联兄弟秘辛,暗藏权力更迭之秘。
谢渊以微末物证为刃,于箭羽、玉石、皮革间抽丝剥茧,却遭各方阻扰。
朝堂之上,官官相护如蛛网密布,利益勾连似藤蔓盘结。
此案若不彻查,国法威严何在?民心向背何依?谢御史能否冲破重重迷雾,力挽狂澜?吾辈唯有拭目以待,盼浩然正气涤荡污浊,使大吴朝堂重归清明,护江山社稷安稳如初,佑天下黎民免受祸乱之苦,重现太平盛世之景。
若正义不彰,则奸邪当道;若法理不存,则国将不国。
愿谢御史之志,坚如磐石,破此危局,还世间朗朗乾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