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(1 / 4)

卷语

《吴史?食货志笺注补遗》载:永熙十三年末,朝堂因盐铁之政争论不休,诸王各怀鬼胎。

御史谢渊援引《尚宝司造纸考》《工部漆作则例》等典籍,从奏疏纸张的矿物填料、简牍漆料的冶金成分等微观之处入手,抽丝剥茧,层层揭开诸王假借经济政策之名,行战略物资争夺之实的隐秘阴谋。

这场不见硝烟的物质博弈,将九王夺嫡的复杂局势推向白热化,尽显权力斗争的波谲云诡与残酷无情。

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

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

永熙十三年腊月廿八,巳时三刻。

御史台验功房内寒气逼人,铜盆里的炭火早已熄灭,唯有案头摇曳的烛火,将谢渊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,忽明忽暗。

他双手微微颤,却又死死攥着赵王呈递的《开海禁疏》,黄麻纸粗糙的质感从指尖传来,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某种隐秘。

窗外呼啸的北风拍打着窗棂,出刺耳的声响,可他却充耳不闻,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手中这份沉甸甸的奏疏上。

将清水缓缓滴在纸页边缘时,谢渊屏住了呼吸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渍晕开的方向。

随着水渍慢慢扩散,纸张纤维间隐隐透出的白色粉末逐渐清晰,他的瞳孔猛地收缩,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:“《尚宝司造纸考》卷五明确记载,闽广走私纸坊为增强纸张韧性,特以海蛤壳粉末为填料。

这奏疏纸浆里的成分,与那年查获的海外贸易私货如出一辙!”

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,多年查案积累的直觉告诉他,这份奏疏背后,必定藏着惊天秘密。

目光移至疏中“市舶司抽分”

条款旁那片异常的墨渍,谢渊的心脏猛地一紧。

他颤抖着取出特制的牛角放大镜,镜片在烛光下泛着幽光。

当墨渍晕染出的螺旋纹清晰地映入眼帘时,他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:“《司礼监用墨则例》载,掺入南洋玳瑁屑的徽墨,晕染时会形成独特的螺旋纹路。

而这种墨,曾出现在三起通敌账册中”

他的思绪瞬间被拉回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,无数个深夜,他对着泛黄的卷宗和残旧的文书,苦苦追寻真相,而此刻,相似的墨痕再次出现,让他既兴奋又恐惧。

最后,他用火漆小心翼翼地加热封缄处的蜡油。

火苗舔舐着蜡油,室内温度仿佛都随之升高。

当胡椒与硫磺混合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时,谢渊再也按捺不住,猛地拍案而起,震得案头的砚台里墨汁四溅:“《太医院香谱》有载,西洋火器引信防潮蜡特具此味!

赵王打着开海禁的幌子,实则是要打通兵器走私的渠道!”

他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海面上,一艘艘满载兵器的走私船在夜色掩护下穿梭往来,赵王则躲在幕后,脸上挂着得意又贪婪的狞笑。

而沿海百姓,却要因此陷入战火纷飞的险境,想到这里,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与使命感。

未时,冬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在秦王的《屯田八议》竹简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谢渊戴上用獾皮特制的手套,拿起竹刀的手却异常沉重。

轻轻刮取竹青表面的防虫漆时,每一下动作都像是在揭开一个不为人知的伤疤。

粉末落入白瓷碟中,在阳光下泛着细微的金属光泽,那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。

“《工部漆作则例》记载,黑驼山铁矿粉掺入防虫漆,是私军甲胄专用的防腐工艺。

这竹简上的漆料,与秦王旧部兵器如出一辙!”

谢渊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充满了愤怒与失望。

他一直以为秦王的屯田策是利国利民之举,没想到竟是暗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