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(1 / 4)

卷语

《吴史?兵志》载:"

永熙十三年腊月,秦王萧槿截齐王兵器车于宣武门,甲胄现蒙文印记,朝野震动。

齐王反诬秦王通敌,九门戒严。

御史谢渊验铭文、辨砂模,竟牵出赵王旧粮庄私铸铁坊。

九王夺嫡,至此剑拔弩张,社稷危如累卵。

"

当谢渊指尖的朱红漆屑簌簌而落,一场裹挟着阴谋与鲜血的生死博弈,正从斑驳的兵器刻痕中轰然展开。

兵戈既未息,儿童尽东征

永熙十三年腊月初七,申时三刻。

宣武门城楼上,锈迹斑斑的铜钟撞出沉闷声响,惊起檐下数百寒鸦。

秦王萧槿的玄甲军突然从街角的阴影中涌出,黑色披风在朔风中猎猎作响,如同一道移动的铁幕。

当先校尉挥刀劈断兵器车上的牛皮绳索,刀刃与松木相击,溅起的木屑混着雪粒飞散。

"

打开!

"

校尉的钢刀劈落,斩断碗口粗的牛皮绳,绳头回弹时带起的雪粒打在围观百姓的脸上。

二十辆兵器车的榆木车盖次第掀开,森冷的甲胄在残阳下泛着青灰色冷光,最上层胸甲的护心镜恰好对准西沉的日头,将"

长生天庇佑"

的蒙文刻痕投射在宣武门城墙上,笔画间流转的金粉随北风飘散,如同撒向人间的诅咒。

百姓中传来孩童的啼哭,一位妇人慌忙用袖口捂住幼女的眼睛,却忍不住从指缝间窥探。

当蒙文投影扫过她补丁摞补丁的衣襟时,她猛地转身,将孩子的小脸按进满是补丁的怀中,颤抖的声音混着呜咽:"

莫看,莫看北元的邪祟文字"

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祷告声,有老者对着城门连连作揖,祈愿玄武大帝镇住这不祥之兆。

甲胄的反光刺痛了校尉的眼睛,他抬手遮挡时,护手铁叶与护心镜相击,出清越的鸣响。

这声响惊醒了沉浸在恐惧中的百姓,有人突然大喊:"

通敌!

齐王通敌!

"

呼喊像野火般蔓延,围观人群瞬间炸开,菜筐翻倒在地,果蔬滚落在兵器车旁,却无一人敢弯腰捡拾,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,争相向胡同深处逃窜。

齐王萧杼的亲卫领拍马赶到,马腹剧烈起伏,口鼻喷出的白雾在暮色中凝成霜花。

他按在刀柄上的手指青筋暴起,佩刀在暮色中泛着冷光:"

秦王这是何意?"

声音里裹挟着怒意与不安,"

我家殿下的兵器车,也敢截?"

萧槿双腿轻夹马腹,坐骑踏前半步,玄色披风扫落路边残雪,露出内衬的金线绣龙纹。

他伸出戴着玄铁护腕的手,指尖缓缓划过胸甲刻痕,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:"

蒙文印记?"

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"

大吴兵器,何时用上了北元文字?"
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如雷的马蹄声,齐王的私军正举着火把疾驰而来,盔甲碰撞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,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来临。

戌初刻,紫禁城奉天殿内,三十六根盘龙柱上的鎏金在烛火下扭曲晃动,恍若群龙蛰伏。

齐王萧杼膝下丹墀积雪已被玉扳指碾出深深沟壑,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,蟒袍下摆沾满宣武门带回来的泥雪,披风还粘着半截断箭——那是方才在宣武门与秦王军对峙时被砍落的。

"

父皇!

"

他猛然抬头时,眼底血丝密布如蛛网,泪水混着睫毛上的霜花滚落,在苍白的脸上划出两道水痕,"

秦王亲率玄甲军截臣车队,"

声音陡然拔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