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治乱绳不可急(2 / 2)

/p>

"

当他将剑递给谢渊,触碰到对方手掌的刹那,感受到那双手上厚厚的茧子,那是翻阅无数卷宗、记录万千冤情磨出来的,是一个御史用生命践行职责的勋章。

谢渊双手接过宝剑,那沉甸甸的重量仿佛压在了他的心头。

这一刻,他想起了那些在他面前哭诉的匠人:拉着他衣角的妇人,眼神中充满绝望与期盼;将沾血状纸塞进他手中的老者,转身时佝偻的背影里满是无奈。

他知道,这把剑不是权力的象征,而是万千匠人沉甸甸的希望,是他们在黑暗中挣扎时,唯一可以抓住的曙光。

"

臣定不负陛下重托,"

谢渊单膝跪地,声音坚定而决绝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,"

不除尽逆党余孽,不还匠人安宁,臣誓不还朝!

"

片尾

戌时,夜幕笼罩京城。

御史台内,谢渊盯着面前的《逆党分布图》,烛光摇曳,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照得明明灭灭。

每一个红点,都是一处罪恶的巢穴;每一道连线,都串联着无数悲惨的故事。

案头的《匠人血税簿》被翻开,那些用朱砂标注的数字,仿佛化作了匠人们的泣血呐喊,在他耳边回荡。

"

大人,"

玄夜卫匆匆入内,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,"

江南传来密报,逆党准备在漕运要道设伏,意图拦截运送赈灾粮的船队。

"

谢渊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,钻心的疼痛却比不上心中的愤怒与悲痛。

他想起运河边那些面黄肌瘦的孩童,在寒风中瑟瑟抖,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;想起衣不蔽体的妇人,抱着饿死的婴儿痛哭流涕,泪水滴在孩子冰冷的脸上。

他起身披上那件洗得白的官袍,七年的岁月,让这件官袍布满补丁,就像大吴千疮百孔的江山。

腰间的尚方宝剑此刻重若千钧,每走一步,都像是踩在匠人们的期待上。

走出御史台,寒风呼啸着扑面而来,吹得谢渊几乎睁不开眼。

他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,在那点点光亮中,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双眼睛:有在织造局日夜劳作、眼神疲惫的匠人,有在北疆马场被压榨、身体佝偻的牧人,还有那些失去家园、流离失所的百姓。

他们的眼神中,有恐惧,有绝望,但更多的是对正义的期盼。

谢渊握紧拳头,暗暗誓,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,哪怕逆党设下重重埋伏,他也要用这把尚方宝剑,为匠人们劈开一条生路,让大吴的律法真正成为守护百姓的坚实壁垒,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,也在所不惜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