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击打在赵安身上出沉闷的声响,每一下都像是敲在谢渊的心上。
他想起砖窑开炉时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,与此刻廷杖的声音奇妙地重叠在一起。
那些被压迫的匠人、被掩盖的真相,都在这一声声击打中,逐渐浮出水面。
赵安的惨叫声回荡在诏狱,而谢渊站在一旁,眼神坚定,他明白,自己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让正义得以伸张,为了让那些无声的冤魂能够安息。
片尾:
申时已过,夕阳的余晖透过诏狱狭小的窗棂,洒在满地的血迹上。
赵安被拖走时,身上的"
忠勇"
金牌早已不知去向,只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。
谢渊弯腰拾起地上的《漕运密账》,仔细将它卷好,收入袖中。
他的目光扫过诏狱内的每一个角落,这里的每一块砖石,都见证了太多的冤屈与不公。
"
大人,"
随行的千户轻声说道,"
该回御史台了。
"
谢渊点点头,迈出诏狱的门槛。
外面的空气虽然清冷,却比诏狱内的污浊清新百倍。
他抬头望向天空,阴云密布,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。
但他并不畏惧,反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心中涌动。
七年前的砖窑惨案、今日诏狱中的对峙,都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: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,他都要为匠人讨回公道,为大吴的律法尊严而战。
夜幕降临,京城的灯火次第亮起。
谢渊走在回御史台的路上,街边的叫卖声、行人的交谈声传入耳中,他知道,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,隐藏着无数的黑暗。
但只要他还穿着这身獬豸补服,只要他的心中还怀着对正义的执着,他就会像黑暗中的一束微光,照亮那些被掩盖的真相,让奸佞之徒无处遁形。
就像那诗中所写,即使杖下冤魂无数,他也要做那个打破黑暗、追寻光明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