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岂无安社稷自有计谟臣(2 / 2)

申时初刻,谢渊在朝房烛下检视残图,现背面有用矿蜡写的三行小字:"

秋祭献马,河套屯兵,丙巳为记。

"

矿蜡遇热融化,显露出用密砂绘制的布防图,三十七座砖窑位置被标成红点,正是魏王府私军的粮草囤积处。

他忽然想起,张淳昨日曾向宗人府借阅《太祖实录》,而宗人府的借阅登记册,此刻正在火场余烬中焦黑蜷曲。

"

大人,"

千户呈上从张淳靴底拆下的绣片,"

与回函印泥同出魏王府私窑。

"

谢渊抚过断笏,笏身因多年使用磨出包浆,裂痕处卡着的残图边角,与《河套屯田图》的纸质纹理完全吻合。

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,想起父亲曾说过"

匠人脚下的每寸土地,都是大吴的根基"

,如今这根基正被宗藩谋逆啃噬。

酉时初刻,奉天殿的暮鼓咚咚响起。

谢渊看着残图上的"

丙巳"

编号,忽然明白这些数字的分量——它们不是简单的匠人编号,而是三十七户人家的血泪,是三十里河套沃土的呜咽。

萧烈的赭衣在暮色中拖出长影,张淳补服上的灰屑还沾着案牍库的烟火气,而他手中的断笏,正像一块磨钝的青砖,要在这积弊已深的朝堂上,砌出一道阻挡逆流的墙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