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(1 / 2)

卷语

《大吴会典?仓庾志》载:"

凡京仓储粮,三月一验,不得有鼠耗虫蛀,违者论罪。

"

然太府寺粮库的北斗纹锁下,陈米稀如星子,弩件密似秋荼,所谓"

粮储"

不过是兵器的伪装,"

折耗"

原是血债的计量。

谢渊踏月叩关,见油纸包藏着匠人骨血,砖缝里渗着无名冤魂——且看这一曲《陇西行》的春闺梦,如何在粮库幽暗中,照见二十载贪腐的累累白骨。

可怜无定河边骨,犹是春闺梦里人

永熙三年五月初一,子时初刻。

太府寺粮库的青砖墙在月光下泛着冷灰,谢渊贴着墙角前行,腰间寒梅玉佩与父亲遗留的青铜钥匙相撞,出只有他能听见的清响。

库门的北斗纹锁具转动时,他忽然想起珊瑚笔架暗格的机关——七道星芒缺摇光,正是襄王私军的专属标记。

"

大人,锁芯有弩箭刻痕。

"

书童福生低声提醒,手中火折子映出锁孔内的北斗纹凹槽,与萧氏官窑砖模砂眼分毫不差。

谢渊将钥匙插入,锁簧轻响的刹那,库门无风自开,腐米气息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。

粮库内空荡如坟,十余个粮囤稀稀落落立在中央,掀开草席却只有表面三层新米,下层全是虫蛀的陈谷。

谢渊的靴底碾过地砖,青砖缝里渗出暗红液体,在月光下凝成细流——那不是水渍,是血水。

油纸剖骨,火折子照亮西墙时,谢渊瞳孔骤缩:整面墙根堆着上千个油纸包,封口处的北斗纹火漆印还带着潮气。

他拔刀挑开纸包,冷光闪现处,竟是越州穿云弩的扳机部件,油纸上用密蜡写着"

砖模抵粮,弩机换银,丙巳位砖窑三月望日转运"

"

大人,梁柱有暗刻!

"

福生的指尖划过木柱,褪色的朱砂字显形:"

元兴十七年冬,匠人三百二十名,殁于砖窑。

"

每个名字旁都画着北斗纹,与《匠人花名册》中"

病故"

的记录完全吻合。

谢渊摸出怀中的砖模残件,残件缺口与弩箭部件的承力点严丝合缝——原来每十斤克扣的口粮,就能换一套弩箭模具,每个模具都沾着匠人的血。

更漏声中,血水顺着砖缝汇成北斗形状,指向粮库中央的地砖。

谢渊用力撬开青砖,地窖口的腐臭味扑面而来,井底码放的不是粮食,而是成箱的弩箭,箱盖内侧用砖灰画着萧氏官窑的布局图,每个砖窑位置都标着"

匠人埋骨处"

"

他们说粮库闹鬼"

福生的声音颤,"

其实是匠人被灭口后,血渗进了砖缝"

话未说完,暗处传来机括轻响,谢渊猛地推开福生,三支淬毒弩箭擦着他梢钉入梁柱,箭头泛着幽蓝——那是越州秘制的"

见血封喉"

毒。

片尾

丑时初刻,谢渊背抵粮库梁柱,听着机括复位的声响。

火折子光影里,弩箭尾端的北斗纹与砖缝血痕重叠,竟组成襄王封地的轮廓。

他忽然想起民工王大柱的话:"

冬夜里常听见砖窑有人哭,第二天就少了几个兄弟"

此刻井底的弩箭,每一支都刻着匠人编号,与《匠人灭口名单》一一对应。

"

大人,密信里的砖模抵粮,"

福生指着油纸包,"

是用我们的口粮换砖窑私铸的弩模,再用弩模换越州的银钱"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