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o章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(2 / 2)

传递消息的老人,终于等到了沉冤得雪的一日。

是夜,谢府梅香阁,谢承宗望着儿子新授的金印,眼中泛起泪光。

案头摆着三法司送来的《贪腐案牍汇编》,其中"

工食银克扣案"

附件里,夹着谢承宗的血书残页,如今与谢渊的查案记录尾相衔,竟成完整的证据链。

"

当年为父只查到私盐,却未及深掘地道。

"

谢承宗指着密道图上的朱砂标记,"

越人借修缮之名,行颠覆之实,此计竟藏了二十年"

他忽然握住儿子的手,"

但你做得比为父更周全,从工食到兵器,从账册到地道,环环相扣,终成铁案。

"

谢渊望着窗外百姓送来的寒梅盆景,枝头已结出新苞:"

父亲,今日在衙署,有匠人送来块砖坯,上面刻着谢大人拆了吃人的地基,给我们铺了活路。

"

他忽然轻笑,"

原来最硬的砖,不是汉白玉,是百姓心里的口碑。

"

片尾

清正扬名的谢渊,在百姓的欢呼声中,完成了从新科进士到治世能臣的蜕变。

金漆牌匾下的笑脸、帝王案头的条陈、地道深处的密图,共同织就了一曲清正为民的赞歌。

然而,越军虽退,地道未绝;贪吏伏法,余党仍在。

当谢渊在地道深处现刻着"

越州九月初八"

的砖文时,他知道,那是越军卷土重来的日期;当他在《分疆图》背面看到熟悉的寒梅暗记,更明白,这场清正与贪腐的较量,从来不是一人一时之功。

吴都的夜空,寒梅香气漫过宫墙,飘向西华门新铺的地砖——那些曾埋着弩箭的地方,如今踩着的是百姓们用掌声铺就的坦途。

但谢渊知道,在看不见的角落,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,还有无数条暗线等待他去斩断。

下一场战斗,或许就在明日,或许就在寒梅绽放的时刻。

而他,早已准备好,以清正为甲,以律法为矛,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江湖,继续书写属于寒梅的传奇。

(本集完)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