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供应链的“生死劫”(1 / 5)

    清晨的阳光刚漫过

    “绿居生活”公司的落地窗,林舟手里的咖啡还冒着白汽,办公桌上摊着的

    “阳台菜园套餐”订单报表却突然显得刺眼——红色的增长曲线旁,助理小陈抱着文件夹匆匆走进来,脸色比窗外的阴云还沉:“林总,云南那边来电话了,供应种子的老周合作社,说今年的蔬菜种子要涨价。”林舟捏着咖啡杯的手指顿了顿,温热的瓷杯贴着掌心,却压不住心里的

    “咯噔”:“涨多少?”

    “一倍。”小陈把手机递过来,屏幕上是老周发来的语音,背景里混着风的呼啸和隐约的叹息,

    “老周说,云南的旱灾比去年严重太多,地里的种子减产了30%,要是按原价,他们连本都收不回来。”林舟靠在椅背上,目光落在报表里

    “阳台菜园套餐”的成分表上——樱桃番茄种子、生菜种子、小黄瓜种子,全是从老周的合作社采购的。

    这套套餐是去年公司的爆品,靠的就是种子的高发芽率和新鲜品种,很多客户复购时都特意备注

    “要和上次一样的种子”。要是种子涨价一倍,套餐的利润就会被完全吃掉,要么涨价失去客户,要么不涨价亏本,两条路都像是死胡同。

    “我去云南一趟。”林舟拿起椅背上的外套,手指划过口袋里的记事本,上面记着老周合作社的地址——去年春天他去过一次,那时的云南还满是绿意,老周的地里种着成片的育苗床,水珠挂在幼苗的叶子上,亮得像星星。

    开车去云南的路上,风景一点点变了样。刚出市区时,路边的稻田还泛着浅绿,越往南走,绿色越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