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年的华夏民族爱好和平,唯独汉使不爱好和平。
赵孝骞依稀明白苏轼想干什么了。
“效仿汉使?”赵孝骞喃喃苦笑:“大哥,别搞啊……”
苏轼是什么人?文章诗词方面,说他是宋朝第一人绝不为过,前世背过他多少豪放的诗词,这样一个才华闪瞎眼的人,居然要效仿汉使……
赵孝骞突然觉得,自己对千年后的教育文化界犯了弥天大罪。
看看他提的人名。
“傅介子”,汉昭帝时出使楼兰,宴席上拔刀斩杀楼兰王,并以大汉使臣的身份另立新王。
这特么是使臣该干的事儿?
“安国少季”,这位就更离谱了,出使南越国时,竟与南越国的太后私通,还打算谋朝篡位,结果失败被杀。
苏轼在信里提到安国少季,赵孝骞都不知他怀了什么心思,更不知道苏轼在辽国到底经历了什么,感觉信息量很大……
明白了苏轼的心思,但赵孝骞只觉得很无语。
大哥,现在不是时候啊!
拒马河一战之后,辽国撤军,宋军休整,不宜再对辽国发起新的战争,这是赵孝骞判断了宋辽两国的形势后,做出的战略决策。
“战略”俩字,是不能随便更改的,更不可能为了某个人而更改。
而苏轼,是打算效仿汉使,以自己的生命为筹码,给赵孝骞提供一个名正言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