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程序的雏形:“这个‘全民反恐小卫士’小程序,首页是每日反恐小贴士,点击就能看短视频讲解。中间是虚拟演练模块,模拟超市、地铁、校园三种常见场景,用户可以选择‘群众’‘安保’‘志愿者’等身份参与互动,比如在超市场景里,用户需要找出携带可疑物品的‘顾客’,正确识别就能获得积分,积分能兑换急救包、防狼喷雾等实用物品。最下面是紧急求助功能,一键就能联系当地反恐部门,还能自动发送定位。”
王玲逐一翻看方案,黑龙突然从窗台上飞起,落在她的肩膀上,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脸颊。她抬手轻抚黑龙的羽毛,眉头渐渐舒展:“思路很清晰,但有两个关键点要完善。第一,宣传要贴近不同群体,比如给老年人的宣传册要用大字体,配手绘插图;给学生的可以做成漫画手册,融入校园生活场景;给上班族的则做成短视频,方便在通勤时观看。第二,要建立反馈机制,在小程序里加一个‘线索上报’板块,群众发现可疑情况可以拍照片、写描述上传,后台安排专人审核,一旦核实给予奖励,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。”
分工很快明确:林薇负责案例整理和宣传材料撰写,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内容;赵阳负责防身术课程的拍摄和简化,联合当地社区和学校开展线下培训;陈凯负责小程序的优化和维护,对接反恐部门搭建线索上报通道;王玲则协调媒体资源,联系地方电视台、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,扩大宣传覆盖面。
林薇泡在档案馆和图书馆里,筛选出近五年适合普及的反恐案例。她发现有个小区反恐案例特别典型:一位退休老人在晨练时,发现有人在垃圾桶旁鬼鬼祟祟放置包裹,他没有贸然上前,而是用手机悄悄拍下照片,记住嫌疑人的衣着特征,然后假装散步到物业办公室上报,最终警方及时排查了可疑包裹,避免了意外发生。林薇以这个故事为原型,改编成图文故事,标题定为《退休大爷的“反恐小举动”》,配上手绘的老人晨练、拍照、上报的插图,文字用加粗的大字体,还在文末总结了“三不三做”原则:不惊慌、不围观、不触碰,做观察记录、做及时上报、做配合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