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126冥王星轨道上的传承(2 / 8)

级,否则会撞上飞船残骸。”他翻到古阿拉伯的“星盘校准法”与中国的“浑仪定位术”,“可以给救援飞船加装‘恒星-惯性双导航系统’,用星盘原理锁定天狼星等固定恒星坐标,再以浑仪的精密刻度校准惯性导航,即便信号中断也能精准定位。”

    96小时后,搭载着救援小组的“烛龙号”救援飞船从地月拉格朗日点启程。飞船的外壳采用了改进型“抗静电涂层”,推进系统融合了玛雅星象导航与离子推进技术,在穿越柯伊伯带时,如同古代航海家借星象避暗礁般,避开了直径超百米的冰晶块,最终在“冥王号”失联点附近的安全空域悬停。

    “距离‘冥王号’船体500米,尘埃云浓度正在下降,但船体表面覆盖着厚达30厘米的静电尘埃层。”队长周扬的声音通过抗干扰通讯器传回实验室,防护服外的摄像头捕捉到飞船的惨状:太阳能板完全断裂,船体侧面撕开一道数米长的裂口,“冥府生态舱”的观察窗布满裂纹,内部隐约可见结冰的痕迹。

    陈凯立刻调出《考工记》中的“除垢之法”:“古人清理青铜器锈迹时,会用软毛刷配合弱酸性溶液,既不损伤器物又能去除污垢。让队员使用特制防静电毛刷,配合稀释的中性清洁剂,按照‘螺旋式清理’法去除尘埃——从船体顶部开始,逐步向下推进,避免尘埃掉落堵塞舱门。”

    队员们身着适配超低温环境的“冥府防护服”,背着推进器向“冥王号”靠近。防护服的层叠结构复刻了爱斯基摩人的防寒服原理,关节处的“锁子甲”设计确保动作灵活,防静电手套让他们能安全接触船体。3小时后,尘埃层被彻底清除,露出了破损的舱门。

    “舱门变形卡死,内部气压仅为标准值的10%。”队员李玥汇报着检测数据,“强行破拆会导致舱内剩余空气瞬间泄漏,生态舱的温度会骤降。”

    林薇迅速检索图谱中的“密封破拆”智慧:“古埃及人打开法老陵墓时,会用铜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