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113古智新用:反恐战术的新突破(2 / 8)

侦查机器人、声波定位仪等设备,对接技术部门进行原型制作;王玲协调实战测试场地,联系城市管理部门获取重点区域街巷数据。

    林薇泡在图书馆古籍部,找到了明代《武备志》中记载的“巷战八法”,其中“诱敌入伏”“分兵突袭”“声东击西”三种战术让她眼前一亮。她结合现代反恐案例,整理出战术应用方案:“‘诱敌入伏’可以用假情报吸引敌人进入预设区域,比如通过广播制造‘人质被困某商铺’的假象,在周边部署埋伏;‘分兵突袭’针对分散的敌人,像古代‘小队穿插’一样,将队员分成三人小组,各自依托地形牵制敌人;‘声东击西’则用无人机在东侧制造噪音,吸引注意力,主力从西侧突围。”她还发现古代巷战重视“民力”,比如组织民众协助传递情报、设置障碍,于是在方案中加入“社区志愿侦查队”模块:“培训社区居民识别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,利用日常活动传递情报,就像古代的‘乡兵’,成为专业队伍的补充。”

    赵阳在基地搭建了1:10的巷战模拟街区,用泡沫板制作高楼、商铺,还原真实街巷的复杂地形。他设计了三种训练场景:“基础侦查训练”让队员操控机器人和无人机,在模拟街区中寻找隐藏的“敌人”标记;“障碍部署训练”要求在三分钟内完成路障、干扰仪的布置,同时避开“平民”模拟点;“协同突围训练”则模拟队员被困胡同,运用“分兵突袭”战术突破包围。第一次训练中,队员们在狭窄胡同里遇到“敌人”伏击,一时陷入混乱。赵阳暂停训练,指着模拟场景:“古代巷战遇伏,会立刻收缩阵型,用盾牌形成防御圈,咱们可以用便携式防弹盾组成临时防御,同时用机器人从侧后方干扰敌人,这就是‘守中带攻’的思路。”调整战术后果然效果显著,队员们成功突围,耗时比之前缩短了一半。

    陈凯的研发团队遇到了难题:侦查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中容易卡顿,微型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不足。他翻阅林薇整理的古代“斥候”侦查记载,看到“斥候分批次侦查,交替返回汇报”的方法,突然有了灵感:“咱们可以让机器人和无人机组成‘侦查小队’,两台机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