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千七百零四章 伤亡之下的训诫(2 / 9)

又造一场靖难?”此言一出,朝堂哗然。虽有忠直之臣力斥其谬,但皇帝面色阴沉,久久未语。

    顾正臣坐在书房,手中握着一封刚刚截获的密信。信是通过宫中一名老太监传递而出,笔迹扭曲,内容简短:“裴氏与西厂暗通,欲借‘清君侧’之名起兵南下,拥立伪少主为帝。”落款只有一个字:“影。”

    他闭目良久,指尖轻抚案上玉佩半璧,仿佛能从中汲取一丝清明。他知道,裴家绝非孤例。这些人未必全然信奉“烬盟”,但他们恐惧变革,憎恨寒门崛起,更无法容忍一个出身贫贱的宰辅执掌中枢。于是他们宁愿相信一个五岁孩童是“真龙转世”,也不愿承认一个布衣书生可以治国平天下。

    这才是最深的毒??不是谎言本身,而是人们甘愿被谎言奴役。

    翌日清晨,顾正臣入宫面圣。紫禁城上空乌云压顶,雷声隐隐,似有暴雨将至。皇帝端坐乾清宫内,神色疲惫,眼底浮着青黑,显是彻夜未眠。

    “裴文启昨日所言,你可知晓?”皇帝开门见山。

    “臣已知。”顾正臣躬身,“但他所问,并非公义,而是刀锋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皇帝抬眼,“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若有人问我,三百二十七人之中可有冤屈?我答:或有。”顾正臣抬头直视天子,“可若因惧怕错杀一人,便放纵三千贼党横行天下,致使万民生灵涂炭,这便是更大的不义。洪武年间诛胡惟庸、蓝玉,株连数万,后世称其暴,却无人敢说大明不该肃清权奸。今日之举,不过是以雷霆手段护社稷根基,何罪之有?”

    皇帝沉默片刻,忽然苦笑:“你说得容易。可朕每夜闭目,便见那些人跪在殿前哭诉,说自己忠心耿耿,从未谋逆……甚至皇后也来托梦,说她只是想保全太子,才听信谗言服用‘龙心引’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