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三百年前一位祭司用自身神识凝练而成的“初声”。打开时,一道淡金色光晕缓缓升起,在空中凝聚成模糊人影??那是一位披着羊皮斗篷的老者,双目紧闭,嘴唇微动。
“听……听见了么?”虚影开口,声音如同风穿过山谷,“大地在说话。每一块石头,每一滴水,都记得他们哭过、喊过、死过。”
苏婉儿跪坐于地,双手交叠置于膝上。“我听见了。”她说。
光晕轻轻一震,随即扩散成环状波纹,渗入地面。整座小院的地基微微发烫,墙缝中竟生出细嫩绿芽,转瞬长成藤蔓,缠绕梁柱,开出幽蓝小花。与此同时,她佩戴在腕间的微型同步器骤然亮起红光,数据流疯狂滚动:
>【检测到原始共感场激活】
>【本地磁场异常】
>【历史密度指数突破阈值:9.8】
>【建议立即启动‘薪火协议’最终阶段】
她没有犹豫,拨通了一个早已设定好跳转十三次的卫星信道。接通后,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:“老师,我们在拉萨准备好了。”
是李文秀,那位梦见“所有没教过的孩子”的支教老师。试验中断后,她并未回归平凡生活,而是带着一批志愿者深入藏区,建立“声音驿站”??一种依托高原特殊地质构造搭建的天然共振站。她们将老人们的口述、孩童的梦话、经幡飘动的节奏录入系统,再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反向投射至全球同类场域。
“今晚子时,阿里、敦煌、撒哈拉、威尼斯、亚马逊雨林五地同时开启‘回音仪式’。”李文秀说,“我们已经联系上十七个曾接收过‘未寄之书’信号的普通人,他们会自发加入诵念。系统预测,此次共鸣可能引发区域性时空褶皱。”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