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英殿。
朱标将十几本奏折放至御案上,道:“父皇,有勋贵八人,文官五人,上书反对抑兼并。预计,明日反对的文书会更多。这场风,只会越吹越烈。”
朱元璋随手拿起一本奏折扫了两眼,丢至一旁:“你是太子,对于抑兼并之事如何看?是抑兼并好,还是不抑兼并好?”
朱标面色凝重。
这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,一千五六百年来,多少天才的政治人物都曾面临着这个问题,并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过,可结果??都不理想。
朱标......
夜雪未歇,晨光微明。苏婉儿踏着积雪走出档案馆,脚印在银白大地上延伸,像一行尚未写完的诗句。她没有乘车,而是步行穿过空旷的中央广场。昨夜那场跨越百年的对话仍在耳畔回响,仿佛林承泽的声音并未随风散去,而是沉入了这片土地的根脉。
广场中央,原本矗立雕像的位置如今只余一方青石基座,上面刻着一句话:“问题比答案更长久。”这是她下令拆除全国所有个人崇拜式雕像后,唯一允许保留的铭文。工人们曾问是否要种一棵树代替,她摇头说:“不必。让这块空地提醒我们??思想不该有固定的形状。”
她走进民议堂附属会议厅时,陈云澜已等在门口,手中抱着一叠热腾腾的简报。“启明节后的舆情数据出来了,”他低声说,“八十七万条公众提问被收录,其中三成涉及基层治理透明度,两成聚焦技术伦理。最热门的一条是:‘如果AI能判案,法官还需要良心吗?’”
苏婉儿接过简报翻看,嘴角微扬:“孩子们开始质疑工具本身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