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掉脑袋才采取“绥靖”政策,强力安抚啊。
不过能想到这一点的也是聪明人。
第二个来恭喜赵安荣登奴籍的是老宋。
万民伞的事老宋组织的不错,抚台大人甚是欢喜,总共花费才一千多两,走的也不是县学和府学的账,直接跟那些士绅“摊派”了。
当然,这个“人情”老宋是要还的。
还的方式主要是县学能拿朝廷“奖学金”的禀生名额,以及不拿补贴的增生名额。
这些名额虽然对学生的举业并无大的帮助,但毕竟是个荣誉。
而且荣誉拿多了,就有资格保送国子监。
相当于后世这个竞赛获奖那个竞赛拿第一,然后靠着加分给送入清北的意思。
国子监的含金量不比清北低,只要出来就能做官。
不过起步很低,大多科级。
对于举业成绩不是最优秀的部分士绅子弟而言,保送入监这个正途出身可比捐监这个杂途要好得多。
因为他们有钱,后面可以为子弟拿钱买官进步。
故而禀生和增生名额向来都是秀才阶段的暗箱操作重灾区。
对穷人家孩子很不公平,只客观来讲穷人家的孩子就算保送入监也不会有大的前途。
原因是穷人家的孩子拿不出买官的钱,想要在官场上更进一步,唯有贪污受贿一途。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