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默认 第 61章 平昌州是流民的天堂(2 / 5)

,大手一挥,干脆把旧墙全推了,夯土削平,便成了城里最大的空地。

    丰收的时节百姓晒麦、晒酱、晒棉胎都是随意的,不过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在这里不管丢了什么也不能报官,因为官府不可能为了一床被子立案查案,夜里这里则成了天当被、地当床的“官许广场”。

    衙役每晚敲锣两趟,只吆喝一句“防火防盗”,并不驱赶,因此平昌州名声在外,附近的流民口口相传:“到平昌州,有片屋顶高的地不收租。”

    谢家村与三洼地的人马进西门时,日已偏西,校军场上乌泱泱全是人头,远远看去,像一口沸腾的锅,锅边冒着三条白汽,那便是新凿的三口义井。

    井台青条石刚砌好,辘轳油亮,井绳还是崭新的麻,一上一下都带着“吱呦”的欢叫。

    回春棚搭在校军场西南角,用竹席隔成一间大的粥棚,茅草为顶,一排十口大铁锅正冒着热气。

    锅边竖一块木牌:“赈粥,每人一勺,不得复领。”

    谢秋芝挤在队伍里,鼻尖全是汗,后背却一阵阵发凉,人墙太厚了,呼吸都是别人的。

    谢锋走在最前,两条胳膊像船桨,左一划右一拨,才给妹妹腾出半尺空地。

    “别松手!”他低声吼。

    秋芝把早前做好的虎皮小包抱在胸前,指尖摸到包里硬邦邦的速写本,心才稍定。

    轮到他们时,掌勺的竟是个扎红头巾的胖妇人,声音洪亮:“碗!”

    谢家村的碗大多缺了口,看起来寒酸极了,胖妇人也不计较,一铁勺下去,米粒在勺底滑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