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能控制住。要是等数量多了再喷药,反而麻烦。”
王伯拿着平板,看着上面的蚜虫照片,又去甘蔗地里看了看,果然只有几株甘蔗上有蚜虫。他赶紧叫上农户,一起摘除叶片。当天下午,风痕再看后台数据,蚜虫数量已经降为零了。
可没过几天,一场大雨又把监测系统淋出了问题。雨停后,风痕去检查,发现有两个监测站的摄像头进水了,屏幕显示黑屏。小周急得直跺脚:“风先生,这可怎么办?要是监测不到虫情,万一蚜虫又多了,咱们都不知道。”
风痕蹲在监测站旁边,仔细看了看进水的地方:“是密封胶没打好,雨水从缝隙里渗进去了。咱们把摄像头拆下来,烘干了重新打胶,再给监测站加个防雨棚。”
两人忙活了一下午,终于把两个监测站修好了。风痕还特意在每个监测站旁边搭了个简易的防雨棚,用的是防水布和竹竿,既轻便又能挡雨。
“以后下雨前,咱们得提前检查一遍监测站,别再出这种问题了。”风痕对小周说,“你也多学着点,以后这些设备的维护,就交给你了。”
小周点点头,拿出笔记本把维护步骤记下来。他之前是基地的普通农户,因为对电子产品感兴趣,风痕才让他跟着学技术。现在看着自己维护的监测站正常运行,小周心里满是成就感。
有一次,小周在后台看到稻田里有稻飞虱的迹象,赶紧告诉风痕。风痕去田里一看,果然有少量稻飞虱在稻叶上爬。他没让农户喷药,而是从网上买了一批寄生蜂——寄生蜂是稻飞虱的天敌,能把卵产在稻飞虱的体内,让稻飞虱自然死亡。
“这叫生物防治,比喷药环保多了。”风痕给小周和农户们讲解,“以后咱们就用这种法子,既不用农药,又能防虫,糖料的品质也能保证。”
农户们看着寄生蜂在稻田里飞,都觉得新鲜。没过几天,稻飞虱的数量就少了很多,稻田里的稻穗长得越来越饱满。
时间过得飞快,转眼就到了十月。基地的早稻成熟了,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,远远望去,像一片金色的海洋。温如霜和王伯带着农户们收割水稻,收割机在田里穿梭,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。
“温小姐,你看这稻穗,颗粒多饱满!”王伯拿着一把稻穗,笑得合不拢嘴,“这十亩地,收了差不多五千斤稻子,比我预想的还多。”
温如霜拿起一粒稻谷,放在嘴里嚼了嚼,清甜的米香在嘴里散开。她笑着说:“这稻子不仅能吃,稻秆还能还田。等把稻秆粉碎了撒在田里,再翻一遍地,明年种甘蔗的时候,土壤肯定能变肥。”
水稻收割完后,风痕又带着小周去检测土壤。这次的检测报告显示,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去年提高了15%,板结的情况也改善了很多。温如霜拿着报告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——稻糖轮作的试验,成功了。
接下来,就是等待有机认证了。之前温如霜就向有机认证机构提交了申请,机构的李工说,等水稻收割完,就来基地检查。
十一月初,李工如约来到基地。他先是查看了基地的种植记录,从播种、施肥到防虫,每一项都看得很仔细。然后又去田里取样,土壤、水稻、甘蔗都取了样本,还要去仓库检查肥料和农药的存放情况。
“你们这基地,管理得挺规范啊。”李工看着记录册,点点头,“稻糖轮作,生物防虫,不用化学农药和化肥,符合有机种植的要求。”
温如霜和风痕跟着李工,心里既紧张又期待。李工最后去了糖龙工坊,查看新产出的糖料——用基地的甘蔗熬出来的糖,颜色金黄,带着淡淡的甘蔗清香,比普通的糖料更透亮。
“这糖料品质不错,没检出农药残留,糖分含量也高。”李工拿起一块糖料,闻了闻,“等样本检测结果出来,要是没问题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