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7集:灾害预警(2 / 2)

逸霄 竹晴园 1656 字 13天前

民的面熬煮糖液,一边搅拌一边讲解:“大家看,现在糖液表面开始浮小气泡,颜色是白色,说明今天湿度适中,未来两天都是晴天,正好适合补种秧苗。”风痕则在一旁用手机连接气象局的实时数据,投影在白布上:“气象局明天的预报也是晴天,湿度65%,和糖料显示的指标完全匹配。”

接下来的一周,温如霜每天都在村头熬糖观测,每次预测都和实际天气分毫不差。到了第七天,她故意没说预测结果,让村民们自己观察——那天熬出的糖料表面布满蛛网纹,老周盯着糖块看了半天,突然喊:“这不是《糖龙杂记》里说的‘雪霜纹’吗?要下雪了?”温如霜笑着点头:“明天降温,可能有小雨夹雪,得把补种的秧苗盖上塑料膜。”第二天清晨,细密的雪粒果然飘了下来,盖了膜的秧苗安然无恙,没盖的几户则冻坏了不少幼苗。

这下“糖晶观测盒”在村里火了,村民们纷纷来领,温如霜和风痕又专门开了培训班,教大家怎么准确记录参数、对照表格。为了方便不会用手机的老人,风痕还在观测盒上印了简单的图标:太阳图案对应晴天指标,雨伞图案对应降雨指标,雪花图案对应降雪指标。老周学会后,不仅自己用,还帮着邻里看糖料,他拿着一块结晶快的糖块对邻居说:“你看这糖晶亮得很,明天准是大晴天,赶紧把麦子拉出来晒。”

推广范围渐渐扩大到周边十几个乡镇,甚至有远在百里外的种粮大户特意来取经。风痕还对观测盒做了改良,加入了可更换的糖料包,每包正好够一次观测用量,不用村民自己熬糖;温如霜则编写了《糖龙观天农时手册》,把天气预警和农作物管理结合起来,比如“暴雨预警前需疏通稻田排水沟”“晴天预警时适合给果树疏花”,手册里还配了插图,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。

九月秋收时节,市气象局特意做了一次效果评估:使用“糖晶观测盒”的村庄,农作物因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减少了37%,尤其是晚稻收割期,不少农户根据糖料预警,提前两天抢收,避开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连阴雨,减少了近百万斤粮食的霉变损失。李工拿着评估报告找到风痕:“你们这‘民间智慧+科技转化’的模式,比单纯的技术推广管用多了——农民信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东西,糖块比卫星云图更让他们放心。”

那天傍晚,温如霜和风痕坐在双生谷的田埂上,看着夕阳下金黄的稻田,老周牵着牛从旁边走过,手里拿着一块刚观测完的糖料,笑着说:“这糖块比老祖宗的‘观云识天’还准,明年开春,我要教城里来的研学学生怎么看糖晶,让他们也知道咱老辈人的智慧。”风痕拿起一块透明的糖晶,对着夕阳看,糖块里折射出细碎的光,像撒在田里的星光。

温如霜忽然想起整理手稿时看到的一句话:“糖者,凝天地之气;龙者,顺四时之序。”原来“糖龙观天”从来不是简单的天气预测,而是古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——用最朴素的材料,记录下天地运行的规律,再把这份智慧传给后人。如今,她和风痕做的,不过是把这份跨越千年的对话,翻译成了现代人能听懂、能用好的语言,让古老的糖龙智慧,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收成与希望。

夜色渐浓,远处村里传来孩童的笑声,大概是哪家孩子拿着观测盒里的糖料在玩耍。温如霜轻轻碰了碰风痕的胳膊:“明年我们再优化一下模型,把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加进去,让糖龙不仅能观天,还能指导农时。”风痕点头,把一块带着细纹的糖块放进她手里:“你看,这块糖晶的纹路很均匀,明天又是好天气,正好适合去下一个乡镇推广。”

月光洒在田埂上,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手里的糖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,像一颗凝结了时光与智慧的星辰,照亮了田野间的希望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