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0集:订婚仪式(1 / 2)

逸霄 竹晴园 1507 字 12天前

连理糖龙贺良辰

双生谷的秋意总比别处浓些,漫山枫红顺着谷间溪流铺展,恰好绕着糖龙展馆画了道暖红的圈。展馆前的青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,两侧挂着的红灯笼上,都贴着温如霜亲手剪的糖龙纹样——龙身缠绕,尾缀祥云,正是她与风痕敲定的“连理”雏形。

“阿霜,你再看看这组灯串,角度是不是还得调调?”风痕的声音从展馆二楼传来,带着点调试设备时特有的专注。他穿着件深蓝色工装服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腕上那块跟着他跑过无数次田野的旧手表,手里还攥着个迷你3d打印糖龙模型——那是他们上个月试错了十七次才成的样品,龙角沾着点未打磨干净的糖霜,倒添了几分憨态。

温如霜仰头望去,阳光透过展馆的雕花窗棂,在风痕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她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民俗手稿,页脚处是外婆上周赠予他们的民国糖龙模具拓片,拓片旁写着一行小字:“匠心连情,技艺传家”。“不用调啦,”她笑着挥挥手,声音被风揉得软和,“昨天试灯的时候,阿松师傅都说,这光打在龙纹上,像老辈人说的‘龙吐珠’呢。”

正说着,展馆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笑声。阿松师傅拄着拐杖,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蓝布围裙的年轻徒弟,每人手里都提着个竹篮——篮里是刚熬好的麦芽糖,还冒着热气。“小霜,小风,你们俩别总站着说话,快来尝尝我新熬的糖!”阿松师傅嗓门洪亮,走到近前才发现,他拐杖顶端竟也缠着圈红绳,绳上挂着个指尖大的糖龙挂坠,“这是我连夜捏的,给你们当添喜的小玩意儿。”

温如霜连忙上前接过竹篮,指尖触到篮壁的温度,心里也暖烘烘的。她知道,阿松师傅曾是最反对用科技“碰”糖龙的老匠人,去年风痕用数字模型还原出他失传多年的“九转糖龙”技法时,这位一辈子硬气的老人,在工坊里红了眼眶。如今他不仅主动来帮忙,还特意准备了贺礼,倒让温如霜想起初次见面时,两人在展馆里为“科技与传统的边界”争得面红耳赤的模样。

“阿松师傅,您这糖熬得比上次更润了,”风痕凑过来尝了一小块,眼睛亮了亮,“是不是调整了火候?我上次记录的数据里,您熬糖到118度时,糖的黏度刚好——”

“你这小子,满脑子都是数据!”阿松师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不过这次还真被你说中了,我照着你给的参考值,多焖了两分钟,果然更顺口。”他转头看向温如霜,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,“小霜,你们俩能把糖龙的根留住,还能让年轻人喜欢,是真本事。我这老骨头,以后也跟着你们学些新东西,不拖后腿。”

说话间,展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。温如霜之前带过的民俗学学生,举着写有“糖龙传情,非遗永续”的横幅走了进来;风痕开设的数字糖艺工作坊学员,捧着自己打印的迷你糖龙模型,围在展馆中央的展台旁叽叽喳喳;还有从偏远山村赶来的村民——去年风痕和温如霜在那里发现了“婚嫁糖龙”习俗,这次他们特意带着自家做的喜字糖龙,说要给新人添喜。

“时间差不多了,该把‘连理糖龙’请出来了。”温如霜看了眼手表,对风痕轻声说。两人穿过人群,走到展馆最深处的密室前——那里放着他们耗时三个月共同设计的“连理糖龙”,也是这场订婚仪式的核心。

风痕输入密码,密室的门缓缓打开。柔和的暖光下,两条缠绕在一起的糖龙静静卧在玻璃展柜里:龙身是用改良后的低糖配方制作,泛着温润的琥珀色;龙角采用食品级纳米涂层,既防潮又透亮;最特别的是龙尾处,两条龙的尾巴交织成一个“囍”字,龙鳞上还刻着细小的纹样——左边是温如霜整理的古籍里记载的“祈雨纹”,右边是风痕用算法优化的“数字云纹”。

“这就是‘连理糖龙’吧?比照片上还好看!”学生们围了过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