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发布的设计过程纪录片,视频里清晰记录了“小满麦龙”从草图到成品的修改过程,光修改稿就有二十七版。
“这些都能证明我们是‘节气糖龙’图案的原创者,而且在他们产品上市前,我们的设计已经通过多个渠道公开,不存在‘巧合相似’的可能。”温如霜抽出一张纸,上面写着维权的步骤,“接下来我们需要发律师函,要求他们立即下架所有侵权产品,并且提供销售数据,然后协商赔偿金额。如果他们不配合,就只能走法律程序。”
阿松看着两人条理清晰的准备,情绪渐渐平复下来,他指着文件夹里的设计手稿:“这些稿子我都有印象,去年冬天你们为了‘小寒梅龙’的花瓣形态,在展馆熬了好几个通宵,用糖料试了十几种颜色,这些心血不能就这么被人偷走。”
第二天,风痕带着相机和公证人员再次来到文创展会,对“乐享文创”的展台进行公证取证。公证人员逐一拍摄侵权产品的细节,记录展品数量和价格标签,风痕则在一旁用电脑实时比对,每发现一处抄袭的细节,就标注在证据清单上。期间有商家的工作人员过来阻拦,说他们“影响生意”,风痕直接出示了版权登记证书,对方看到证书上的日期比他们产品的上市日期早了八个月,脸色瞬间变了,没再敢多说一句话。
与此同时,温如霜在整理赔偿依据。她翻出“节气糖龙”系列的成本核算表:设计阶段投入的人力成本、版权登记费用、衍生品开发的模具费用,还有因为盗版产品冲击,上个月手工糖龙摆件的销量下降了30%,这些都需要换算成具体的赔偿金额。她还特意联系了之前报道过“节气糖龙”的媒体,拿到了当时的宣传资料,证明该系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,盗版产品的出现不仅侵犯了版权,还损害了品牌形象。
三天后,律师函送到了“乐享文创”的公司。对方一开始态度强硬,说“节气龙纹是传统文化元素,谁都能用”,甚至质疑温如霜和风痕的版权登记“不合法”。风痕直接把设计稿的图层文件和创作过程纪录片发给了对方律师,当看到“清明柳龙”的柳叶分叉次数、“白露雁龙”的羽毛排列规律都有明确的设计记录时,对方的语气明显软了下来。
接下来的协商过程并不顺利。商家承认侵权,但只愿意赔偿五千元,还说“这些小摆件没卖出去多少”。温如霜当场拿出他们的线上销售数据——在某电商平台,“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”的月销量超过两千件,按照每件利润十元计算,光是线上销售额就有两万多元。风痕补充道:“我们的‘节气糖龙’原本计划和景区合作推出联名衍生品,因为你们的盗版产品提前上市,合作方已经暂停了合作,这部分的预期损失也要算进去。”
双方僵持了两天,传承团队决定启动法律程序。风痕整理好所有技术证据,包括图案比对报告、公证材料、销售数据,温如霜则完善了版权归属证明和损失核算,律师已经准备好起诉状,就等提交法院。
就在提交起诉状的前一天,“乐享文创”的老板主动联系了他们,态度彻底转变,说愿意下架所有侵权产品,赔偿三万元,并且公开道歉。原来他们查到传承团队之前成功为“分段冷却3d打印糖艺技术”维权,知道这次遇到的是“有备而来”的对手,再加上担心官司会影响公司后续的经营,最终选择了和解。
一周后,“乐享文创”在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全面下架了侵权的“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”,并在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,承认盗用了“节气糖龙”设计图案,承诺今后会尊重知识产权。传承团队收到赔偿款后,特意召开了行业座谈会,邀请了周边地区的文创商家和非遗传承人,温如霜在会上分享了这次维权的过程,展示了从证据收集到协商解决的完整流程,风痕则演示了如何用技术手段鉴别图案侵权,还提供了版权登记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