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3集:应对抄袭(1 / 3)

逸霄 竹晴园 1911 字 12天前

糖龙纹上的硝烟

温如霜指尖划过展会玻璃柜,目光骤然凝在角落那排钥匙扣上。米白塑料基底印着的“清明柳龙”纹样,柳叶的弧度、龙身的云纹,甚至龙角处那抹标志性的嫩黄渐变,都与她和风痕去年定稿的“节气糖龙”设计分毫不差——只是原本该用糖料呈现的温润质感,被廉价油墨盖得面目全非,龙鳞边缘的毛刺像极了劣质糖块凝结的残渣。

“温博士,您看这套冰箱贴?”旁边展台的工作人员递来宣传册,封面上“二十四节气龙纹系列”的标题刺得她眼睛发疼。她翻到内页,“冬至雪龙”的雪花纹路被简化成僵硬的六角形,“芒种麦龙”的麦穗本该带着随风飘动的弧度,此刻却成了整齐排列的色块,最让她心紧的是价格标签:钥匙扣9.9元,冰箱贴15元,而她们团队为了精准还原节气意象,光是调整“谷雨龙”的雨滴疏密就用了三周,最终推出的限定糖龙摆件,因手工制作和原料成本,定价是这些衍生品的十倍。

她掏出手机拍下展品和宣传册,指尖还在发颤,拨通风痕电话时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急促:“风痕,你现在方便来文创展会吗?有商家……在用我们的节气糖龙图案做衍生品。”

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骤然停顿的声响,风痕的声音瞬间严肃:“哪个展区?我马上到。”

半小时后,风痕站在展台前,手里捏着个“夏至荷龙”挂件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他掏出手机调出设计原稿的图层文件,屏幕上“夏至荷龙”的荷叶脉络有十七道细微分叉,每道分叉末端都有个半透明的露珠光斑——这是他为了模拟糖料在光线下的折射效果特意添加的细节,而挂件上的荷叶只有六道粗劣的线条,露珠成了实心圆点。

“不是相似,是直接盗用后简化。”风痕放大手机里的对比图,“你看龙尾处的卷云纹,我们设计时参考了宋代《营造法式》里的‘如意云’,有三个层次的叠压,他们直接改成了单线条的波浪,连最基础的版权避让都没做。”

温如霜从包里拿出“节气糖龙”的版权登记证书复印件,这是去年她们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时特意留存的。证书上明确标注了二十四幅图案的设计日期、创作说明,甚至包括每幅图案背后的民俗依据——比如“清明柳龙”的柳叶数量对应清明时节的“插柳辟邪”习俗,“霜降菊龙”的花瓣层数参考了古籍中“霜降三日,菊开九瓣”的记载。

“我们得先联系传承团队。”温如霜拨通了老匠人阿松的电话,刚说两句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瓷碗落地的声响,阿松的声音带着怒意:“这群人怎么能这么干!我们当年为了‘立秋桂龙’的桂花形态,特意去杭州满觉陇看了三天桂花,他们倒好,直接拿过去印在塑料上就卖钱!”

当天下午,传承团队的临时会议在糖龙展馆的会议室召开。阿松把那套盗版衍生品摔在桌上,塑料碰撞的脆响让空气都紧绷起来:“这些东西要是流出去,人家还以为我们糖龙技艺就是这么粗制滥造的!以后谁还愿意买我们手工做的糖龙?”

“先别急,我们得按流程来。”风痕打开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跳出他刚整理的证据清单,“第一步是固定侵权证据,我已经用专业软件比对了盗版图案和我们的设计稿,相似度超过95%,尤其是‘惊蛰雷龙’的闪电纹路,我们设计时用了渐变透明度,他们连这个细节都抄了,只是分辨率降低了很多。”他顿了顿,点开另一个文件夹,“我还查了这家商家的工商信息,叫‘乐享文创’,主要做低端旅游纪念品,之前有过两次商标侵权的记录,但都因为原告证据不足不了了之。”

温如霜接着补充,她面前摊开的文件夹里,除了版权登记证书,还有去年“节气糖龙”系列的发布记录——包括非遗展的参展合同、媒体报道截图、线上预售数据,甚至还有她们在短视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