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2集:校园实验室(2 / 3)

逸霄 竹晴园 2289 字 14天前

结晶的形态,甚至尝试用不同比例的糖和水,熬制出软硬不同的糖坯。

有一次,林晓宇和陈果尝试在糖液里加入柠檬汁。“晓宇,你说加了酸,糖液会变成什么样?”陈果一边往锅里倒柠檬汁,一边问道。林晓宇盯着温度计,“老周师傅说酸会影响糖的分解,咱们看看温度会不会有变化。”

果然,加入柠檬汁后,糖液的沸腾温度降低了5c,而且凝固后变得更有韧性,不像之前那么脆。老周师傅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,笑着说:“这就是古法做‘软糖龙’的秘诀!以前的传承人不知道什么是酸碱度,但知道加一点果酸,糖龙就能保存更久,不容易碎。”

林晓宇赶紧把这个发现记在实验记录本上,还画了一张糖液温度与酸度的关系图。周末回家时,他拉着爷爷,非要在作坊里做实验。“爷爷,您加一点柠檬汁试试,肯定能做出更软的糖龙。”

爷爷半信半疑地按照晓宇的方法做,熬糖的时候,晓宇还拿着温度计,一刻不停地盯着温度。当糖液熬到135c时,晓宇喊停:“爷爷,好了!这个温度加柠檬汁,凝固后最有韧性。”

等糖液凝固后,爷爷捏了捏糖坯,惊讶地说:“还真比以前软了!晓宇,你这在实验室里学的,还真有用啊!”

晓宇心里别提多得意了,他把实验记录本递给爷爷,上面记满了各种实验数据和结论。爷爷戴着老花镜,一页一页地翻着,手指在“温度与糖坯硬度关系表”上轻轻抚摸,眼眶渐渐红了:“咱们做糖龙,传了五代人,都是靠口传心授,没想到现在还能靠科学把手艺弄得这么明白。晓宇,你比爷爷强!”

晓宇看着爷爷的样子,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责任感。他以前觉得做糖龙就是捏造型,现在才知道,这里面藏着这么多科学道理。要是能把这些道理整理出来,不仅能帮爷爷改进手艺,还能让更多人了解糖龙技艺,让这门手艺传得更远。

期中考试后,学校举办了“糖龙科学成果展”。林晓宇和陈果的展台前围满了人,他们不仅展示了实验记录本,还现场熬制糖液,演示不同温度下糖的变化。晓宇拿着温度计,一边搅动糖液,一边给参观的同学讲解:“大家看,现在温度是120c,糖液处于拔丝期,能拉出很长的糖丝;等温度升到140c,糖液就会变成琥珀色,这时候就能用来做糖龙的身体了。”

参观的同学听得入了迷,纷纷拿出手机拍照。有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好奇地问:“哥哥,那为什么有的糖龙是透明的,有的是乳白色的啊?”

晓宇笑着说:“这就涉及到糖的结晶啦!要是想做透明的糖龙,就要让糖液快速冷却,减少结晶;要是想做乳白色的,就要在糖液里加入一点水,让糖缓慢结晶,形成细小的晶体,看起来就是乳白色的。”

站在一旁的老周师傅和李校长相视一笑。李校长拍了拍老周师傅的肩膀:“老周,你看这些孩子,把科学和传统手艺结合得这么好,咱们这个实验室没白办啊!”

老周师傅点点头,看着晓宇认真讲解的样子,心里满是感慨。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学做糖龙,师傅只说“照我这样做”,从没人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。现在这些孩子,不仅能学会做糖龙,还能搞明白背后的科学道理,这才是真正的传承啊!

成果展结束后,林晓宇收到了一个好消息:他和陈果的实验项目“不同温度对糖坯韧性的影响”,被推荐参加市里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。为了准备比赛,他们在实验室里泡了更多时间,不仅完善了实验数据,还制作了一个展示糖龙制作过程的科学模型,把熬糖的温度变化、糖的结晶原理都融入进去。

比赛那天,林晓宇站在展台前,从容地向评委介绍自己的项目。当评委问他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时,晓宇说:“我爷爷是糖龙技艺的传承人,我想通过科学的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