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路过编辑部时,刘剑青、王朝根、王扶等《人民文学》的编辑,全都投来兴奋的目光。
“小方老师又来送稿了?”
“他这篇是要寄给《文艺报》。”
章光年替方言说道。
刘剑青、王扶等人互看一眼,眼神交流了下,随后一拥而上,问道:“我们能看看吗?”
“这……”
方言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心思。
真的就只是看看?
“小方同志,我们就看看。”
王扶等编辑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两人。
就看看?
这话怎么听着有点耳熟啊?
方言挑了挑眉,虽然看出来稿子已经他们惦记上了,但碍于情面上,自然不好拒绝。
章光年也是如此,把稿子递了过去,郑重地强调了一句:“看归看,但只能看看,小方这篇,已经决定了要给《文艺报》。”
“您放心,我保证就看看。”
“对对,我不会去抢《文艺报》的稿子。”
“我们跟《文艺报》可是兄弟单位!”
一个个嘴上是这么说,但脸上那如饥似渴的样子,瞬间就出卖了他们。
这年头,地主家都没余粮啦!
《人民文学》也缺好稿子啊!
抢稿那是常有的事!
兄弟单位之间抢稿,那更是家常便饭!
再说了,出版社对作者的挖墙脚,怎么能叫挖墙脚呢!这叫“精益求精”、“锦上添花”。
众人围着《山楂树之恋》,竞相传阅。
“长篇!又是长篇啊!”
“爱情主题!这可真的是少见啊!”
“小方老师这是要勇闯爱情这个禁区。”
“………”
听着他们议论纷纷,刘剑青、王朝根等副主编没有第一时间凑上去,而是跟方言、章光年聊起《山楂树之恋》,特别是创作意图。
堂堂一个“反思文学第一人”、“改革文学先锋大将”、“谍战文学之父”、“诗人”等多个头衔的小方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