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 章光年摇头说:“对《苦恋》的批评还要继续,但会注意方式方法,更加稳妥些。”
“只要不像前段时间那么猛批就好。”
方言拿起暖水壶,给两人杯子里续水。
“不会再发生了,你回去以后,把我们说的这些,连带这个好消息,都告诉陆社长。”
章光年道:“让出版社的所有人安心。”
“好!”
方言郑重地点了下头。
而后,两人闲聊会儿中午的牌局,一杯茶的工夫,才换了新的正题,章光年问道:
“你那篇爱情,带来了吗?”
“带了。”
方言把稿子递了过去。
整篇不多不少,25万字左右,章光年粗粗地看,翻得很快,但有时候会放慢速度,认真地品着细节,尤其是结尾的情书。
“这首诗是你写的?”
“嗯,叫《从前慢》。”
“这诗不完整吧?”
“只写了一半。”
“把另外一半也写出来。”
章光年作为诗坛大能,一时心痒。
“师兄觉得怎么样?”
方言应了下来,把上半部分补齐。
章光年品了品,眼前一亮,连声叫好:
“好!诗好!好!”
“里的爱情故事,也好!”
“不仅仅把爱情写得这么干净、朴实、纯粹,而且记录了那个时期知识青年的热情、困难、理想,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,能把这么多元素这么自然地融合在一部里……”
狠夸了一顿后,不禁感慨:“小师弟尽得老师的真传啊!在长篇上,又进步了!”
“您过奖了。”
方言和他说了会儿的构思,接着托他帮个忙,因为在《文艺报》上连载,不同于期刊发表,报社可不像出版社,会给作者样刊。
但是,自己又答应了方燕、邱珮凝她们。
“这是小事。”
章光年拿上稿子,和他走出办公室。
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