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的水咕嘟咕嘟响,面条下进去,很快就浮了起来,捞出来过凉水,拌上炸酱,撒点黄瓜丝、豆芽,一碗喷香的炸酱面就好了。
张大爷吃得慢,每一口都嚼得仔细,老周又给他倒了杯热水。
这时候,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进来了,为的女孩叫林晓,是附近高中的学生,总爱带着同学来吃牛肉面。
“周叔,四碗牛肉面,多加辣!”
林晓嗓门亮,一进来就把面馆的气氛搅得更热了。
老周应着,往锅里下面,秀兰在旁边切牛肉,薄片切得均匀,码在盘子里。
“晓丫头,快考试了吧?”
秀兰问。
林晓点点头,“下礼拜月考,考完就能放两天假了。”
老周笑着说:“考完了叔给你们加个蛋。”
孩子们都欢呼起来,声音脆生生的,让老周想起自己女儿上学的时候。
忙到十点多,面馆才稍微清闲点。
老周刚想坐下来喝口茶,手机突然响了,是老家堂弟打来的。
“哥,不好了,咱妈刚才在家摔了一跤,现在在医院呢!”
堂弟的声音带着急,老周的心一下子揪紧了。
他母亲今年八十七了,一直住在老家,平时身体还算硬朗,怎么突然就摔了?“严重不严重?在哪家医院?”
老周的声音都有些颤。
“在县医院,医生说可能骨折了,让赶紧过去呢。”
老周挂了电话,手都有点抖,秀兰一看他脸色不对,赶紧问:“咋了?出啥事儿了?”
“妈摔了,在县医院,我得赶紧回去。”
老周说着就去拿外套。
秀兰也急了,“那你快去吧,面馆我先看着,你路上小心点,到了给我打电话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老周骑着自行车往汽车站赶,心里乱糟糟的,脑子里全是母亲的样子。
上次回老家还是春节,母亲拉着他的手,说自己身体好,让他别惦记,还给他装了满满一袋子土鸡蛋。
现在想想,母亲那时候可能就有点腿脚不利索了,只是没说。
汽车站人多,老周排队买票,前面的人磨磨蹭蹭,他心里急,却又没办法,只能耐着性子等。
买好票,还有半小时才车,他给堂弟打了个电话,问母亲现在怎么样了,堂弟说医生正在检查,让他别太着急。
汽车开的时候,老周靠在窗户上,看着外面的景色一点点往后退。
他想起小时候,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喂猪、做饭,然后送他去上学。
有一次他淋雨烧,母亲背着他走了十几里路去看病,一路上都在给他擦汗,嘴里念叨着“快点好起来”
。
那时候母亲的背还很直,现在却驼了,头也全白了。
老周想着想着,眼睛就有点湿,他掏出手机给秀兰了条信息,说车开了,让她别担心,面馆忙不过来就早点关。
到县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,堂弟在门口等着他。
“哥,医生说妈是股骨颈骨折,得做手术,但是妈年纪大了,手术有风险,让咱们家属商量。”
老周跟着堂弟去病房,母亲躺在病床上,脸色苍白,看见他进来,眼睛一下子就红了,“周啊,你咋来了,不耽误你做生意啊?”
老周走到床边,握住母亲的手,母亲的手很凉,他心里更难受了,“妈,啥生意也没您重要,您放心,医生说能做手术,咱就做。”
医生过来跟老周详细说了手术的风险,比如麻醉意外、术后感染之类的,老周听得心怦怦跳,但他知道,不做手术母亲就只能躺在床上,以后更难恢复。
他咬了咬牙,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。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