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5章 年8月7日(3 / 5)

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3039 字 8天前

见他,脸一下子红了,跟做错事的孩子似的。

那天晚上,他第一次跟她了脾气,说她看不起他,说他还能挣钱。

林慧没跟他吵,就坐在那儿掉眼泪,说她不是那个意思,就是想帮衬着点。

他现在后悔了,那时候的自己,哪来的那么大脾气,不过是输不起罢了。

往回走的时候,路过一个公园,不少老头老太太在里面锻炼。

老陈也走了进去,找了个长椅坐下。

一个遛鸟的大爷凑过来,“老哥,借个火。”

老陈掏出打火机递给他,大爷点着烟,吸了一口,“看你愁眉苦脸的,有心事?”

老陈叹了口气,“没工作了,找不着活儿。”

大爷笑了,“多大点事儿。

我前阵子跟你一样,从单位退下来,浑身不得劲,觉得自己成了废人。

后来跟他们下下棋,遛遛鸟,嘿,反倒舒坦了。”

老陈摇摇头,“不一样,我还得养家呢。”

“养家也不是非得靠死工资,”

大爷指了指不远处几个摆地摊的,“你看那卖风筝的老李,以前是中学老师,退休了没事干,自己琢磨着做风筝,现在生意好着呢。”

老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,一个老头正蹲在地上,给一个小孩递风筝,蝴蝶形状的,蓝盈盈的,在风里轻轻飘。

他心里忽然一动,他小时候也爱放风筝,那会儿没钱买,就自己找竹篾子,糊上报纸,虽然飞得不高,可每次拽着线跑,都觉得能飞到天上去。

回到家,林慧不在,桌上留了张纸条,说去给小宇开家长会。

老陈走进书房,里面堆着他以前的工具箱,打开箱子,一股子机油味扑面而来,熟悉又亲切。

他翻了翻,找出一把锯子,一把刨子,还有几根没用完的竹篾子,是去年给小宇做灯笼剩下的。

他拿着竹篾子在手里掂了掂,忽然有了个念头。

接下来的几天,老陈没再去人才市场,每天待在书房里,琢磨着做风筝。

他上网查教程,看别人怎么做骨架,怎么糊面,怎么拴线。

一开始手生,竹篾子总也削不直,要么就是糊面的时候扯破了纸,气得他想把东西都扔了。

可每次看到书房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,小宇笑得露出两颗大门牙,他又耐着性子捡起来重新弄。

林慧看他天天在书房里忙活,也没多问,只是每天给他端茶的时候,会多留一会儿,看他笨拙地摆弄那些竹条。

有一次,她指着一张画着孙悟空的风筝面,“这个颜色是不是太艳了?”

老陈抬头看了看,“孩子可能喜欢。”

林慧笑了笑,“小宇小时候就爱孙悟空,说他能上天入地。”

老陈的手顿了一下,“嗯,我记得。”

第一个风筝做好的时候,是个燕子形状的,黑背白腹,翅膀上画着几道花纹。

老陈拿着它,心里有点忐忑,像当年第一次给师傅递自己焊的零件。

他找了个周末的下午,拉着小宇去了公园。

小宇一开始不太情愿,说作业还没写完,老陈说,“就玩半小时,爸给你放风筝。”

公园里风正好,老陈拿着线轴,小宇举着风筝跑。

跑了几步,小宇一松手,燕子风筝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,一开始有点歪,老陈拽了拽线,慢慢就稳了,越飞越高,在天上变成个小黑点。

小宇仰着头,看得入了神,忽然拍手笑起来,“爸,飞得好高啊!”

老陈也笑了,顺着风的方向跑了几步,线轴在手里转得飞快,手心都出汗了。

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身上暖暖的,他忽然觉得,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。

从那以后,老陈每天都做风筝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